《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楃唯小,天下弗敢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1:57 1

摘要:② 楃唯小:楃(wò),木帐。喻大道。唯,虽然,纵使,表示让步关系。《史记》: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

本章主要阐述了万物都遵守,奉行大道的话,那么天下将太平,民众可自行自由活动发展。

甲本 道恒无名①,楃唯[小②,而天下弗敢臣③。]

【注释】

① 道恒无名:道,大道。恒,常常。无名,没有名字,或者名字可能被重新定义,或改变。

② 楃唯小:楃(wò),木帐。喻大道。唯,虽然,纵使,表示让步关系。《史记》: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

③ 天下弗敢臣:臣,统率、使之服从而为臣。《左传·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战国策·秦策四》: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译文】

大道常常是没有名字的,或者易变化,它虽然很小,但是天下没有什么能够统帅它,使之臣服的。

甲本 [侯]王若能守之①,万物将自宾②。天地相谷③,以俞甘洛④;民莫之[令⑤,而自均]焉⑥。

【注释】

① 侯王若能守之:守,遵守;奉行。《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世说新语·识鉴》: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之,代指大道。

② 万物将自宾:宾,服从,归顺。《史记·五帝本记》:诸侯咸来宾从。

③ 天地相谷:相,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礼记·学记》:故曰教学相长也。《淮南子·人间训》:父子相保。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天地互为山谷,和在一起。喻天下太平。

④ 以俞甘洛:俞(yù),同,“愈”,病好了。《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甘,甜,味道好。洛,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因周朝定都今陕西西安,所以洛水,可以称之为圣河。

⑤ 民莫之令:令,上级对下级的指示。

⑥ 自均焉:均,平,匀,引申为调和。《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文选·张协·七命》:营匠砍其朴,伶伦均其声。

【译文】

如果王侯能够遵守,奉行大道为管理国家的方式,那么万物都将会自己臣服,顺从,归顺。天下太平,民众好像饮用了甘甜的圣水一样,病就痊愈了。民众不用得到上面的命令,就可以自己调节相互之间的矛盾,和谐处理完成。

甲本 始制有[名①,名亦既]有②,夫[亦将知止③,知止]所以不[殆]④。

【注释】

① 始制有名:始,见《一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制,制定,用文字规定。《易·节》: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

② 名亦既有:既,既然。有,拥有。

③ 夫亦将知止:止,阻止,不让进行。《列子·汤问》:笑而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止臣。

④ 知止所以不殆:殆(dài),危险。《说文》:殆,危也。《荀子·议兵》:兵殆于垂沙。《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译文】

自从万物被用文字规定了名称之后,其就有了名字;既然有了名字,那么就需要知道如何阻止,停止它的发展。只有知道它如何停止发展,才不会有危险,即不可知风险。

甲本 俾道之在[天下也①,犹小]浴之于江海也②。

【注释】

① 俾道之在天下也:俾(bǐ),使,把。《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聊斋志异·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清·方苞《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俾困苦不堪。

② 犹小浴之于江海也:犹,相似,如同。《墨子·公输》:此犹文轩之与敝舆。《孟子·梁惠王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译文】

来源:积善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