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来,看到了很多关于英语新教材的文章,以及关于英语新教材的讨论,大家普遍感觉教材“变难了”,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焦虑。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今天,我想就此与大家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次改革的意义,并找到共同前行的
为什么要启用英语新教材(教师版)
一年来,看到了很多关于英语新教材的文章,以及关于英语新教材的讨论,大家普遍感觉教材“变难了”,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焦虑。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今天,我想就此与大家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次改革的意义,并找到共同前行的最佳路径。
一、 为什么教材要“越改越难”?
—— 深度解析改革背后的逻辑这次的教材改革并非简单的增加难度,而是一次立足未来、与国家战略和全球发展趋势同频共振的深度调整。其核心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 对接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
培养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 国家发展需要: 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是获取最新科技信息、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过去的教材可能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新教材则明确导向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教材深度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跨文化认知。课文内容不再仅仅是“李雷和韩梅梅”的日常对话,而是涵盖了科技、历史、环保、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语言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2. 顺应国际教育趋势:从“学英语”到“用英语学” 核心素养导向: 全球教育界已普遍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 本位。对于英语学科,这指的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关键能力的协同发展。新教材的“难”,正是难在它对这四大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语言能力: 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和语法,更强调在真实、复杂的语境中听、说、读、看(viewing)、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文化意识: 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增进文化理解,形成跨文化沟通能力。
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通过英语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评价等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课文后的思考题往往没有唯一答案,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真实性(Authenticity)提升: 新教材大幅增加了来自真实生活的语料,如原版报刊文章、网站信息、演讲片段等。这必然会导致词汇更丰富、句式更复杂,但这正是为了让学生提前接触并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减少“课本英语”与“现实英语”之间的鸿沟。
3. 衔接高等教育与测评体系
为高考改革铺路: 新高考英语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以及写作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要求越来越高。教材难度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与高考的要求衔接,让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积累和适应,避免到了高中出现“断崖式”的难度跨越。
与全球标准接轨: 新教材的难度设计参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以及欧框(CEFR)等国际标准,使得我们的英语教育水平具有国际可比性。
二、 作为教师,我的应对之策与建议面对改革,我们教师团队也在不断学习和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将与家长和同学们携手,共同应对挑战。
对学生的引导策略:
1. 转变学习观念: 我会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学习英语的目标不再是“为考试而学”,而是“为应用而学,为未来而学”。鼓励大家拥抱挑战,将难点视为成长的阶梯。
2. 侧重能力培养:
强化阅读: 鼓励并指导大家进行分级阅读和广泛阅读,不再局限于课本。这是应对词汇量和语感挑战的最有效途径。
注重思维训练: 在课堂上,我会提出更多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引导大家深度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创设真实情境: 通过项目式学习(PBL)、角色扮演、英语戏剧等方式,让大家在“做中学”,真正用起来。
3. 教授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如何通过上下文理解长难句、如何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等元认知策略,授之以渔。
对家长的沟通与建议:
1. 理解与认同,缓解焦虑: 希望各位家长首先能理解教材改革的深远意义,您的认同和支持是孩子平稳过渡的关键。请勿将“难”等同于“不好”,而是将其视为孩子能力提升的机遇。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教材太难,以免传递负面情绪。
2. 关注过程,而非仅仅分数: 多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展现出的点滴进步,比如“今天你主动开口读了一段课文,真棒!”、“这个新单词你能用在句子里了,太好了!” 与孩子交流课本里有趣的内容,如“你们今天学的那个关于太空的课文有意思吗?”而不是只问“今天听写得了多少分?”
3. 营造积极的家庭语言环境: 低龄段: 一起听英文儿歌、看英文动画电影。 中高段: 鼓励孩子阅读英文绘本、分级读物,订阅一些优秀的国内英文报刊(如《21世纪学生英文报》)。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中与孩子进行简单的英语日常对话,或利用一些优质的语言学习APP作为补充。
4. 加强家校沟通: 如果您发现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及时与我沟通。我们可以共同分析问题所在,是词汇问题、语法问题还是学习方法问题,并一起商讨帮助孩子的具体策略。
来源:大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