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走进保靖县长潭河乡官庄村、马湖村,四周山峦如同打翻的颜料盘,绿意葱茏间点缀着白色的樱花,从头顶掠过的鸟儿撒下一粒粒清脆的鸟语。在产业基地区域,劳作的人们或穿梭于羊肚菌大棚内外采摘搬运,或在田间整土下种,笑语声声……一切入眼之景,散发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通讯员 张晋玮 彭清梅
春日,走进保靖县长潭河乡官庄村、马湖村,四周山峦如同打翻的颜料盘,绿意葱茏间点缀着白色的樱花,从头顶掠过的鸟儿撒下一粒粒清脆的鸟语。在产业基地区域,劳作的人们或穿梭于羊肚菌大棚内外采摘搬运,或在田间整土下种,笑语声声……一切入眼之景,散发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之一,近年来,长潭河乡紧盯特色产业这篇“大文章”,深挖培育返乡创业新动能,积极引导有志青年、能人返乡创业,以“村集体示范带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致力于发掘“山中宝”,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中药材、食用菌、藠头、林果等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聚力聚智,共绘发展蓝图
近年来,长潭河乡大力落实保靖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宣传保靖县创业孵化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同时,努力推进“五进四回”行动,成立了返乡服务专班和乡创业协会,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引导能人志士回乡创业。
“今年春节期间的返乡创业座谈会,全乡有54名返乡代表参加。”长潭河乡挂职副书记周丰余介绍,这些参会代表,有的在外打拼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金,有的带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从当前的经济现状到工作岗位实际,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他们对家乡的深情与期待。
长潭河乡党委政府还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市场分析、创业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创业服务,并要求各村两委扮演好“店小二”角色,帮助返乡创业者联系农户流转土地、优化基础设施、对接项目等,通过贴心服务消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目前,全乡已培育“农创客”“新农人”40名,返乡务工人员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吸纳51名返乡人员。全乡相继出现了大白岩村的藠头种植与加工、马湖村的药材与辣椒、官庄村的药材与羊肚菌等一大批特色支柱产业。马路村的芝麻、车湖村的蘑菇等特色产业正稳步实施中。
能人带动,产业多元发展
步入马湖村羊肚菌产业区,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排列有序。轻轻撩开大棚的门帘,一朵朵羊肚菌如同白玉雕琢而成的小宝塔,亭亭玉立在菌床上。菌体周身布满蜂窝状的纹理,在柔和的光线下,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期许。
“第一批羊肚菌已经采摘完毕,再过几天就要开始采摘第二批了。”保靖县秀林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文体华正在大棚内悉心地查看羊肚菌的长势。
文体华是返乡创业代表之一,土生土长的马湖村人,之前一直在长沙从事物流工作。2022年,他响应家乡的召唤,果断放弃了外面现成的事业,回到家乡,开启了特色农业种植的新征程。
回乡后,文体华创建了保靖县秀林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羊肚菌近100亩,种植黄精、白艿、黄柏、仙鹤草、射干、岩黄连、奶参等中草药近400亩,还有200余亩土地正待栽种。种植范围辐射到马湖村之外的官庄村、车湖村。
与文体华一样,原先一直在外经商的大白岩村村民龙翼也积极响应号召,于2022年回家乡创业,开启了藠头种植的产业之路。经过3年时间的培育,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大白岩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落种植藠头500余亩的规模。大白岩村还建成了藠头加工厂,与湖南海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10万公斤盐渍藠头(出口一级品)加工订购合同。截至目前,已向海日食品交付2.8万公斤藠头半成品,预计收入29万元,帮助群众增收5万元。
“大白岩酸藠头,既爽口又开胃”。在大白岩村,特色产业藠头的名声已经远远传播。小藠头大产业,不仅夯实了大白岩村产业基础,让龙翼的创业梦得以实现,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多方协作,拓展产业路径
着眼于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自湘阴县与长潭乡建立长期对口帮扶联系以来,两地全力构建“产业互补、人才互动、观念互通、发展共赢”的对口帮扶新格局。
为了让产业实现“一树多果”,长潭河乡多次组织乡村两级代表赴湘阴县对接相关产业发展工作。今年1月10日,长潭河乡马湖村与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产业进一步发展签订了辣椒订购协议。2月25日,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到保靖县长潭河乡马湖村推进帮扶工作,无偿提供200亩辣椒种子,实地考察“黄贡椒”基地及其他相关产业,在马湖村村部召开“百企联百村”黄贡椒种植推进会。会上,现场签订了200亩“黄贡椒”的订单合同,长潭河乡获得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兜底收购、消费帮扶等方面的帮扶支持。
早在2022年7月,保靖县人大常委会考察团就率长潭河乡、村干部及部分县乡人大代表赴岳阳市湘阴县开展交流互访活动,看准了很有发展前景的藠头产业,并获得湘阴县免费提供藠头种子2.75万公斤、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的帮扶支持。
“我们与吉首大学药学院已初步达成协作,让这里成为药学院的实验实践基地,这将为我们药材产业的发展注入科技与人才的力量。”文体华对于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当前马湖村的各类产业发展已吸纳200余位从业人员。今年,长潭河乡新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产业链动,面向未来。丰富的特色产业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潭河乡村的经济面貌,也让各个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
来源:湘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