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社保领域出了件大事!江门有位蒋大姐,为了早退休竟然把年龄改了13岁,结果养老金领了17万全被追回,还吃了三年牢饭。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养老钱是红线,碰不得!
最近社保领域出了件大事!江门有位蒋大姐,为了早退休竟然把年龄改了13岁,结果养老金领了17万全被追回,还吃了三年牢饭。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养老钱是红线,碰不得!
根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共查处欺诈骗保案件2.1万件,追回资金超25亿元,光是冒领养老金就占了总涉案金额的43%。这些数字背后,是越来越精密的大数据筛查系统——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系统已归集140亿条数据,每月自动比对医保住院记录、殡葬火化信息、出入境记录等30余项数据源。
先说说这个典型案例。蒋大姐2004年找中介把户口本年龄改大13岁,补缴2.3万社保,2011年就办退休开始领钱。哪知道去年社保局查数据发现不对劲——明明实际年龄才比退休年龄大3岁,怎么提前十多年退休?一查才发现是伪造年龄。最后不光17.6万养老金全退回,连当初交的2.3万保费都被没收,还判了三年缓刑。
这个案子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初帮蒋大姐改年龄的中介,其实是从医院死亡档案里盗用了他人身份。这种"借尸还魂"的操作现在根本行不通了,现在全国户籍系统都接入了公安部人口信息库,出生证明、学籍档案、婚姻登记全链条可追溯,去年浙江就破获一起买卖3000份虚假劳动关系的团伙,主犯被判了11年。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全国社保系统都联网了,公安、民政、医保数据全打通。河南淅川县今年3月就发公告,悬赏征集伪造劳动关系、谎报工伤等七类骗保线索。他们搞了个"社保啄木鸟"行动,群众举报查实的,最高奖励10万元。
山东更狠,直接把骗保人员名单晒在市民服务中心大屏上滚动播放。北京上海更厉害,社保记录直接跟买房落户挂钩,要是查出问题,不仅钱要吐出来,以后贷款买房都受影响。大数据时代,想瞒天过海?门都没有!
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国家早就明确,伪造材料骗养老金属于诈骗罪,金额超5000就能判刑。江苏去年有个案子,大爷把老伴死亡时间瞒了8个月多领2.4万养老金,虽然退了钱,还是被判了6个月拘役。法官说了:"子女觉得给国家占点便宜没事,实际上每笔冒领的养老金都在系统里有记录,只是什么时候查到你头上的问题。"
像蒋大姐这种骗17万的,算"数额巨大",最少三年起步。要是死不认账,最高能判十年!今年广东有家企业帮员工造假,直接被罚23万。记住,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碰了社保红线,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一是挂靠公司交社保,浙江台州去年查处了67家"社保挂靠"公司,有个网约车司机挂靠物流公司交社保,不仅被追回已领的9万养老金,还要补缴3倍罚款。查出来不存在真实劳动关系的,养老金全数追回;
二是同时在老家和城里交两份保险,2025年新规明确重复缴费不算数,多领的钱必须退还;
三是老人去世继续冒领养老金,现在全国推行"静默认证",系统能自动抓取老人最近一次核酸检测记录、公交老年卡刷卡记录,甚至广场舞APP登录信息来判断生存状态。上海已经试点"无感认证",想蒙混过关?分分钟露馅!
既要严打骗保,也给大家开方便之门:65年以前出生的城乡居民,要是养老保险没缴够,明年2月底前还能一次性补缴;安徽老王就是赶上去年补缴窗口,一次性交了9万,现在每月能多领800块。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领病残津贴,深圳现在每月能领3000块。但要是骗保被查,不仅要退钱,医保也会被暂停,广东明确规定停保期间看病全部自费。
说到底,养老钱是救命钱。国家每年往社保基金补贴2万多亿,2023年中央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就达1.07万亿。
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的保命钱,所以查得严、罚得狠。与其动歪脑筋,不如早做打算。临近退休的抓紧用补缴政策,自由职业者现在全国都能跨省参保。记住,踏踏实实交社保,安安稳稳领退休金,这才是正道!
来源:财经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