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装甲车”现状概览(0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0:41 1

摘要:最早的装甲汽车出现在 1900-1903 年间的各国军队中,但其试验结果令人失望:这些车辆效率低下,不适用于执行侦察、追击敌人和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的任务。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汽车技术尚不成熟,它们的底盘无法承受额外装甲的重量,导致动力不足。因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

最早的装甲汽车出现在 1900-1903 年间的各国军队中,但其试验结果令人失望:这些车辆效率低下,不适用于执行侦察、追击敌人和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的任务。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汽车技术尚不成熟,它们的底盘无法承受额外装甲的重量,导致动力不足。因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爆发前,装甲车辆的生产几乎停滞。

在俄罗斯,最早的国产装甲汽车的研发与 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有关。当时,第 7 西伯利亚哥萨克团的副尉、贵族 M.A. 纳卡什泽(Накашидзе)向远东总司令、陆军大将 N.P. 林涅维奇(Линевич)提议为军队配备“装甲汽车,并安装机枪”,用于战斗任务。为制造这种车辆,军方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并拨款 3 万卢布用于建造试验样车。纳卡什泽的装甲车由法国公司“沙龙-吉拉多-瓦”(Charron, Girardot et Voigt)制造,并于 1906-1907 年在圣彼得堡附近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这款装甲车不适用于战斗:其体积庞大,仅能在铺装良好的道路上行驶,而在乡间道路上容易陷车。此外,在行驶中开火几乎没有准确度,实战价值极低。更严重的是,法国制造的装甲板在 100 米距离上就能被“莫辛-纳甘三线步枪”击穿,而车载的“霍奇克斯”机枪射击时会导致车内严重的烟雾积聚。因此,这一型号并未进一步发展。

尽管如此,装甲战斗车辆的概念并未被完全放弃,俄国军方继续关注欧洲国家在该领域的进展。

1912 年,俄国从德国购入了一款新的装甲车辆——“奔驰装甲巴士”(Блиндированный автобус «Бенц»),其性能相比纳卡什泽的装甲车有所提升。这款车配备了更坚固的德国装甲,并安装了三挺“马克西姆”机枪(两挺位于车身侧面的射击孔内,一挺安装在旋转炮塔中)。然而,该装甲车仅生产了一辆原型车。直到 1914 年 10 月之前,它一直归阿穆尔铁路公司所有,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正式编入俄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俄罗斯军事部门仅购买了一些装甲汽车进行测试。然而,当德国人在 1914 年 8 月的东普鲁士战役中使用轻型装甲汽车对抗俄军西北战线部队时,俄军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利用现有资源为车辆加装装甲。

1914 年 8 月,俄军上尉巴若诺夫(Бажанов)用缴获的德军火炮护盾为一辆意大利制造的卡车加装了装甲,并配备了两挺机枪。这辆“自制”装甲汽车随后被投入战斗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由于其成功的战斗表现,加上协约国盟军也开始广泛装备装甲车辆,俄罗斯军事部门决定向政府提出正式生产装甲汽车的请求。

最早的俄制装甲汽车

首批 8 辆装甲汽车是在里加生产的“俄罗-波罗”(Руссо-Балт)卡车底盘上加装装甲,并在彼得格勒附近的伊若尔斯基工厂(Ижорский завод)完成改装,配备了两挺“马克西姆”机枪。这些装甲车于 1914 年 10 月编入第一装甲机枪连,并被派往前线作战。

然而,由于俄国唯一的汽车制造厂——俄罗-波罗汽车厂的产能有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战场需求,俄罗斯军事部门向协约国盟友寻求帮助。1914 年 9 月初,俄国从英国购买了 48 辆“奥斯汀”(Austin)装甲车,从法国购买了 40 辆“雷诺”(Renault)装甲车,并从意大利购入 1 辆“伊索塔-弗拉西尼”(Isotta-Fraschini)装甲车。此外,俄国还从多个国外厂商购买了 1216 辆不同用途的汽车。

早期俄国自制装甲车的发展

1914 年 10 月,伊若尔斯基工厂在一辆 4 吨级的“曼内斯曼-穆拉格”(Mannesmann-Mulag)卡车底盘上加装装甲,并在车身后部安装了一门 47 毫米“霍奇克斯”(Hotchkiss)海军炮。这门炮被安装在一个箱形装甲防护内,驾驶舱也被加装了装甲,并配备了两挺机枪。1915 年 3 月,伊若尔斯基工厂又制造了 4 辆类似的火炮装甲车,这些车采用 3 吨级的“帕卡德”(Packard)卡车底盘,并配备了一门 37 毫米自动炮和一挺机枪。

1915 年的装甲车生产与改进

1915 年春夏之际,伊若尔斯基、普季洛夫(Путиловский завод)、奥布霍夫(Обуховский завод)工厂以及一些私营企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装甲汽车,改装了超过 50 辆不同品牌的国产及进口卡车。这些装甲车的设计由俄国军事工程师如菲拉托夫将军(Филатов)、上尉比林斯基(Былинский)、内克拉索夫(Некрасов)、姆格布罗夫(Мгебров)和少尉冯利亚尔利亚尔斯基(Вонлярлярский)等人负责。

其中约一半的车辆装备了火炮与机枪,其余的仅配备机枪。然而,由于当时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部分设计仅制造了一到三辆样车进行测试。

战斗经验与改进需求

1915 年秋天,俄军装甲部队的实战经验帮助确定了适用于机枪装甲车的基本标准。随后,俄国向国内外厂商订购了 256 辆新型装甲汽车。然而,战场上的实战经验表明,许多进口装甲车的装甲厚度仅 3.5 - 4 毫米,无法满足战场需求,必须更换为 6 - 7 毫米的装甲。

超过 100 辆从国外进口的装甲车因装甲过薄、越野能力不足,在俄国战场上无法有效作战。这些车辆包括 1915 年从英国进口的 25 辆“谢菲尔德-辛普列克斯”(Sheffield-Simplex)、30 辆“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菲亚特”(Armstrong-Whitworth-Fiat)、10 辆“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贾罗”(Armstrong-Whitworth-Jarrott)以及 36 辆“阿米亚-摩托-罗里斯”(Army Motor Lorries)。由于性能不佳,这些装甲车未被俄军正式列装,部分车辆尝试改进或改装为装甲列车牵引车,仅有少数在俄国内战期间被投入使用。

此外,俄军还从法国进口了 40 辆“雷诺”装甲车,因其装甲薄弱(4 毫米)且发动机功率较低(20 马力),在俄军内部被戏称为“箱子”(Ящики)。为了提高战斗力,11 辆“雷诺”装甲车按照上尉姆格布罗夫(В.А. Мгебров)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加装装甲和武器,而剩下的 29 辆仅用于运输弹药,而非直接参战。

1915年11月,俄军接收了60辆“奥斯汀”二型装甲车。与前一代相比,这些装甲车的底盘更坚固,配备了差速器,装甲更厚,发动机更强劲。这些装甲车从英国运抵后,在俄罗斯工厂上安装了俄产机枪,还增加了车尾的出入口和一个额外的后向驾驶控制系统,以便倒车行驶。

同年秋天,首批30辆“普提洛夫-加福德”炮装甲车也在俄军中服役。这是基于美国“加福德”卡车底盘,由俄国少将M.V.菲拉托夫设计的国产装甲车,成为一战期间俄军装备数量最多的炮装甲车(1915-1916年共生产48辆)。这些强大且可靠的装甲车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炮火掩护步兵并支援机枪装甲车的作战行动。

1916年春,俄军从英国接收了20辆“兰彻斯特”机枪装甲车。这些装甲车非常可靠,能够适应春季泥泞道路,后来也能承受俄国严冬的严寒与降雪。然而,由于俄军缺乏炮装甲车,这些“兰彻斯特”被迅速改装为炮装甲车,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除此之外,1916年5月,英国还派遣了一支装甲车分队到俄国,其中包括12辆“兰彻斯特”装甲车。1918年1月,随着布尔什维克掌权,英军人员被召回英国,而装备则留在俄国,最终被红军接收。

1916年秋,30辆国产机枪装甲车被送往俄国南部战线。这些装甲车是由俄国参谋长助理波普拉夫科设计,基于美国“杰弗里”四轮驱动(4×4)卡车底盘打造。这种装甲车是一款特殊的突击车辆,配备了专门用于破坏铁丝网的装置,能够直接冲破敌军防线,并在靠近战壕后用机枪扫射战壕内部,以便步兵轻松占领阵地。这30辆装甲车编入特别装甲车分队,并在1917年投入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6年夏,俄军在前线和后方共拥有107辆机枪装甲车和81辆炮装甲车。此外,俄国已订购的60辆“奥斯汀”机枪装甲车即将到货,同时还订购了60辆“奥斯汀”底盘和90辆“菲亚特”底盘,计划由普提洛夫和伊若尔斯克工厂用于装甲车生产。按计划,从1917年1月起,每个工厂每月应生产10辆装甲车。然而,由于“奥斯汀”底盘直到1917年1月才运抵俄国,普提洛夫工厂的生产被延误,而在二月革命爆发后,装甲车制造完全停滞,直至1917年11月。随后,普提洛夫工厂在苏维埃政权下恢复了对60辆“奥斯汀”底盘的装甲改造。而伊若尔斯克工厂则在革命动荡的情况下,于1917年成功制造了36辆基于“菲亚特”底盘的装甲车。

尽管延误,1917年底至1918年初,所有60辆英国制造的“奥斯汀”三型装甲车最终还是被红军接收。在俄国内战期间,俄国工厂又在英国底盘上制造了52辆“奥斯汀-普提洛夫”装甲车。因此,“奥斯汀”成为俄军和红军装备数量最多的装甲车(共220辆服役于俄军)。总体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共获得了约400辆装甲车,并编成50个装甲分队。

1917年,俄国经历了两次革命,引发了持续三年的内战。战斗中,装甲车继续证明其价值。在高度机动作战的内战环境下,装甲车不仅用于步兵和骑兵的火力支援,还用于执行独立任务,例如侧翼突袭、打击敌方后方、破坏供应基地和交通线。因此,整个内战期间,彼得格勒、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科洛姆纳和布良斯克的工厂持续制造和修复装甲车。制造装甲车的工厂被纳入中央计划供应体系,以确保稳定生产。在全国范围内,红军搜集旧俄军遗留的装甲车零件和装甲板,以维持装备生产。从1918年11月至1921年3月,苏维埃工厂共生产了109辆新装甲车,并修复了约170辆旧车。

这一数量使红军在内战期间能够装备80多个装甲车分队。总体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期间,俄军共获得605辆国产及外国制造的装甲车。各时期的装甲车生产数据如下:1917年二月革命前制造了386辆装甲车,1917年革命期间生产了110辆,而在1918-1920年内战期间又制造了109辆。

来源:胡侃杂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