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茶季,西湖景区绿芽飘香,茶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茶博)的人气也达到一年中的顶峰:外国的宾客来访团、源源不断的爱茶散客、带着小朋友来参观的亲子团……随着西湖龙井知名度不断提升,冲着“茶”来中茶博的游客越来越多。
钱江晚报
春茶季,西湖景区绿芽飘香,茶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茶博)的人气也达到一年中的顶峰:外国的宾客来访团、源源不断的爱茶散客、带着小朋友来参观的亲子团……随着西湖龙井知名度不断提升,冲着“茶”来中茶博的游客越来越多。从北京上海跨城来到西湖边
这样的志愿服务,他们坚持了5年
56岁的王燕住上海,是茶文化的爱好者。2020年,她加入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契机很偶然,“孩子来中国美院考研究生,我跟着她来杭州,看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正在招聘志愿者,就报名了。”在爱茶人心目中,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魅力像一块磁铁。王燕说,稀缺性是她选择跨城做茶博志愿者的主要原因。但成为志愿者后,中茶博一年四季的美景、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互助、茶博内层出不穷的培训资源都在不断加持西湖和茶文化的魅力,让她越发坚定这一选择。跨城不容易,特别是紧急任务来的时候。金融投资大咖化身英文讲解员
896人团队中,年轻人占6成
中国茶叶博物馆绿叶子志愿队总队长黄忠告诉记者,团队成立于2007年,目前有注册志愿者896人,包括社会志愿者500人、亲子志愿者53对106人、企业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国际志愿者290人,35周岁及以下青年占比62.05%,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比例达到63.8%。“社会志愿者的占比很高,大家都不图名利,单纯是爱西湖爱杭州爱茶文化。”黄忠说,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经过面试、培训、考核成功后才能上岗,没有特别的补贴,反而可能要付出个人的时间和金钱。近年来,为了“讲好中国茶故事,讲好世界茶文化”这一主题,在志愿者招募、选拔与培训方面,都在进步和升级。志愿服务队里“卧虎藏龙”。茶艺组组长孙妍,是西湖景区茅家埠村的茶村村民,已有5年中茶博志愿服务的经历。春茶季,孙妍很忙,采茶、炒茶、对接茶客,这段时间她没太多时间去服务。不似祖辈凭借经验传授龙井茶制作步骤,经过中茶博系统培训后,孙妍能在外国游客面前更自如展示龙井茶艺,能应对茶客们的“一千零一问”,茶园管理也更加专业。
西湖的美和文化
不仅仅是杭州人在守护
每每说起这些志愿者,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都很感动。她喊他们“绿叶子”。她说,从日常的基础服务、展厅讲解与茶会分享,到“行走的中茶博”茶文化五进活动,从“茶都伢儿 快乐学茶”暑期夏令营,再到接待近4.2万人次的第二课堂研学,处处活跃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这支志愿服务队,已逐步成为博物馆文脉的守护者、茶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中有本地人、有跨城的,甚至还有外国大学生。对西湖和中国茶文化的热爱,让大家聚在了一起。他们让我们明白,西湖不仅仅是杭州的,浙江的,也是全国的世界的。守护西湖和茶的也不仅仅是杭州人,浙江人,还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任何一段稳定且长久的关系,基础都是双向奔赴。中国茶叶博物馆近900人志愿者和西湖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杭州的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一座城市的景致和它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加持,随之诞生的魅力就会不断叠加。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