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老物联网平台在实际养老场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应用场景,不仅仅用于连接智能设备,它还承载着多种功能,为各种养老场景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养老物联网平台在实际养老场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应用场景,不仅仅用于连接智能设备,它还承载着多种功能,为各种养老场景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一、居家养老应用场景
1.健康监测管理
(1)应用场景案例:张爷爷是一位独居老人,家中安装了智能手环和智能床垫。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他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平台会自动向家属和医护人员发送警报。智能床垫则可以监测睡眠质量,帮助家属了解老人的睡眠状况。
(2)应用功能:实时生命体征监测、健康预警、远程医疗咨询。
通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持续追踪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异常数据秒级预警至健康管理系统。通过非穿戴的智能设备,自动记录老人睡眠质量并生成健康档案,辅助健康护理决策。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可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3)实现效果:及时发现居家老人健康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疾病的风险。
2.安全监护保障
(1)应用场景案例:李爷爷行动不便,家中安装了智能跌倒监测设备和智能门锁。跌倒监测设备可以在他摔倒时自动报警,智能门锁则可以远程控制,方便家属或护理人员进入。
(2)应用功能:智能跌倒监测、环境监测(如烟雾报警、水浸报警)、紧急呼叫。
智能设备实时无感监测,AI算法解析,智能识别老人活动轨迹,以及跌倒、久卧、等风险行为,实现风险自动报警和紧急联系人联动!
(3)实现效果:提高居家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生活服务辅助
(1)应用场景案例:王阿姨患有慢性病,通过智能设备可以远程预约医生、查询健康建议。此外,智能家居设备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联动调节室内温度、灯光等。
(2)应用功能:智能家居控制、语音助手、生活服务预约。
智能音箱,语音交互智能屏,可控制全屋设备(灯光、空调、窗帘)。老人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语音控制等方式,对家中的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开关窗帘、调节空调温度、控制智能照明等,使得老人能够更便捷地生活,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无需亲自起身操作设备,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有调查显示,适老化智能改造后老人独居信心指数提升72%。
物联网平台集成各类生活服务资源,如餐饮配送、家政服务、购物配送等。老人或家属可以通过平台按需预约服务,服务提供商在接到订单后及时为老人提供相应服务,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3)实现效果:提升生活便利性,减轻家属的照顾负担,提高老人居家信心。
4.情感陪伴
(1)应用场景案例:刘爷爷通过平台的社交互动功能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一起参与线上兴趣小组。此外,智能语音设备还可以提供陪伴服务,如播放戏曲、讲故事等。
(2)应用功能: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社区论坛互动、AI陪伴机器人。
物联网平台连接各类社交互动功能,帮助老人与家人、朋友以及其他老人保持联系。老人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视频通话、发送消息、参与线上社交活动等,缓解孤独感,丰富精神生活。
(3)实现效果:缓解孤独感,丰富精神生活。
二、家庭养老床位应用场景
(1)应用场景案例:北京市西城区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通过物联网设备将养老机构的服务延伸到家庭。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
(2)应用功能:远程医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智能监测。
①日常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实时查看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和生活状态信息。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及时发现老年人健康指标的异常变化,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②异常情况预警:平台设定各类数据的安全阈值,当监测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或出现异常行为模式时,系统会立即向老年人的家属、社区服务人员或养老服务机构发送预警信息。例如,当老年人的心率出现异常波动、长时间未活动或卫生间出现水浸等情况时,平台会及时报警,以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③个性化服务需求:平台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例如,如果平台发现老年人近期睡眠质量较差,可建议提供中医调理、心理疏导等服务。
④个性化服务资源调配: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平台可以整合周边的养老服务资源,如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为老年人预约合适的服务项目,并跟踪服务过程和质量。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时,可通过平台获取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服务要求,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
(3)实现效果:解决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护难题,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综上,养老物联网平台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保障安全,提供生活辅助与情感陪伴,提升生活质量,减轻家属负担,让老人居家养老更安心、更便捷、更舒适。
来源:养老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