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进入高层论坛环节。在当日的主旨演讲中,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长安汽车的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开始量产,但大规模商业化量产要等到2030年以后。所以,消费者不必担心现在的液态动力电池会在短期被淘汰
3月29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进入高层论坛环节。在当日的主旨演讲中,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长安汽车的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开始量产,但大规模商业化量产要等到2030年以后。所以,消费者不必担心现在的液态动力电池会在短期被淘汰。
邓承浩表示,在“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的语境下,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在动力电池领域,长安汽车一直在探索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其中配备固态电池的样车将在今年首发,明年开始做规模化验证,到2027年逐渐开始量产。目前长安的固态电池已经可以实现400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撞车后可实现15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安全性也比液态电池提高70%以上。
不过,邓承浩也表示,固态电池的商用化还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具备成本、质量、性能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品距离真正大规模的商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他预计,规模化的量产要等到2030年以后,所以,消费者不必担心传统液态动力电池很快被淘汰。
相比之下,邓承浩认为,智能化的发展更值得消费者期待。近年来智能化发展更快,技术不断更新,成本不断下降。邓承浩将2025年定义为“智驾元年”,从今年开始,搭载L2+智驾的产品的数量和占比会快速提升。在普及全民智驾的过程中,长安也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2月9日就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变革对行业转型的另一方面的影响体现在跨界合作与跨界传播。车企和ICT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优势互补越来越明显,长安与华为、腾讯、京东等一批企业在加强合作,力求深化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融合。
文/杨铮
来源:汽车信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