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震中或达40℃,曾参与土耳其救援的专业人士:登革热是大麻烦,高温会影响搜救犬状态,后期防疫非常关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09:35 1

摘要: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中部曼德勒附近发生强震。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遇难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中部曼德勒附近发生强震。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遇难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此次缅甸强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包括中国、新加坡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向缅甸派遣救援队伍。

▲当地时间3月30日,缅甸曼德勒,人们走过受损的房屋。图据视觉中国

据介绍,曼德勒附近一带目前正处在气候上的干热季,天气炎热干燥。预计近两天,曼德勒天气晴朗,最高气温会接近40℃。曾携搜救犬参与“土耳其大地震”救援的一名专业救援人士告诉红星新闻,高温天气对搜救犬不利。“搜救犬在工作中是靠鼻子嗅认的,天气炎热时犬就要张嘴喘气。此外,搜救犬在高温下的工作时间不能很长。”该救援人士解释称,从这个角度看,此次搜救犬在缅甸地震废墟现场的搜索效果可能不理想。另外,高温天气对施救人员及废墟下面的被压人员也是一个考验。

▲3月29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图据视觉中国

曾参与“土耳其大地震”救援行动的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宛嵬告诉红星新闻,现在缅甸震后救援工作最大困难之一在于当地的医疗问题,“后期的防疫问题非常关键。”

宛嵬称,虽然此次因个人原因没有参与震后救援工作,但自己一直在密切关注(缅甸)一线的救援情况。“这次缅甸(震后救灾工作)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当局运转能力较弱以及气温较高。”

宛嵬称,当时土耳其震区的温度基本在零摄氏度以下,这种温度条件对后期的疫情发展有延缓作用。相较而言,高温天气(对疫情)就会起到推动作用。

“现在缅甸当地的瘟疫主要分三种:登革热、疟疾和霍乱。”宛嵬表示,其中,登革热是比较难处理的。据央视新闻报道,已经抵达缅甸的中国救援队全员在飞机上就服用了霍乱疫苗。“相较于霍乱,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登革热更难预防。”宛嵬解释称,高温天气下,人们穿的衣服很难起到防护作用,“不少震区灾民还是在大街上安置。除了震后疫情,预计后续登革热的传染也是件麻烦事。”

宛嵬称,后续当地可能需要很多防护口罩。他还提到了缅甸震后可能出现的石棉污染。有报道介绍,除了普通建筑或混凝土结构倒塌造成的大量尘屑引发的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外,缅甸震区的一些建筑中还含有石棉材料。过度吸入石棉纤维还可能引发“石棉肺”这种慢性肺病。“缅甸震区的空气中可能已经有石棉污染了,这也会对救援人员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宛嵬称,想要对此进行防护就需要穿戴好防护措施,如佩戴N95口罩、面镜、护目镜等,但现场的高温天气又会成为另一个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推荐阅读-

“山东4人入室抢婴案”将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盼严惩人贩,索赔600余万!奶奶回忆案发现场,“他们说一动就杵死我”

小区楼下开丧葬服务店,居民称生活被严重影响,孩子路过都害怕!老板回应:合法开店!多部门已介入

来源:红星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