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春分”密码!他们把教室“搬”进春日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9:19 1

摘要:3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农历春分节气的第10天,“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老外的田园诗(班)会活动举行,来自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的师生和重庆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们将课堂搬到重庆高新区大学城熙街广场,春分主题班会、春分游园诗会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让中外青少年从多方

3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农历春分节气的第10天,“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老外的田园诗(班)会活动举行,来自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的师生和重庆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们将课堂搬到重庆高新区大学城熙街广场,春分主题班会、春分游园诗会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让中外青少年从多方面、全方位了解中国农历节气文化。

课堂搬进了街道上

小学生带留学生玩转节气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3月29日上午,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二年级七班的学生们身着汉服,在大学城熙街广场表演了一曲《上春山》,也为一堂生动有趣的春分主题班会拉开了序幕。

现场,来自塞拉利昂、尼泊尔、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索马里、所罗门群岛、埃及、莫桑比克等地的外国留学生也参与其中,学习中国传统农历春分的知识。

“孩子们,你们对春分有哪些了解?”班会上,老师的提问,瞬间抓住现场中外学子的心。

有同学上台讲起春分小知识,“春分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春分的分有两重意义,一是昼夜长短相同,二是此节气平分了春季。”也有同学唱起关于春分的歌曲,“春分的三月半,一半白天一半夜晚,暖风吹绿杨柳,清凉雨夜雷鸣电……”也有同学以接龙游戏的形式,现场吟诵春分的古诗词。

进入互动环节,老师邀请留学生们与小学生们一起学习春分的舞蹈,一起学习春分的歌谣。嫩绿的杨柳、嫣红的花朵……学生们还特地手绘了春分的精美书签,并赠送给现场的留学生们,传递传统文化的美好。

“小朋友们很可爱,他们赠送的书签也很有心意,今天这堂课也是深入地了解了春分节气。”来自塞拉利昂的重庆医科大学留学生明飞博说道。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刘老师说,这次主题班会既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从互动活动中锻炼学生们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感知能力,同时,也以此活动为契机,搭建起文化互鉴的纽带。

中外学子共吟古诗

学习千年传统节气文化

提到节气,就不得不提到与节气有关的诗词名句。

主题班会结束后,一场春分诗会在熙街广场上演,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的师生与重庆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们共聚黄葛树下,在诗词吟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活动在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谭青阳莹清亮的吟诵声中开场,她手持欧阳修《踏莎行》诗笺,讲解春分的奥秘,现场不少留学生们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画面。

诗人朱高建随后登场,这位诗人、词作家,分享了唐朝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讲述京城飘着如酥油一样润泽的春雨,青草的颜色远望可见一片朦胧嫩绿,近看却稀疏难辨。早春是京城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烟柳满城的晚春。”

活动高潮是大家齐声吟诵这首古诗,诗词的韵律与春日的生机在此刻完美交融。诗会结束后,留学生们仍围着老师询问“春分”的诗词,中外少年相约要继续探索诗词里的中国节气。

“诗词里的春分比课本更生动。”刘老师表示,这种实景化教学不仅让学生记住节气知识,更在跨文化交流中播撒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主办方供图

编辑:邓晞 责编:廖异,孙琼英 审核:阮鹏程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