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炸油糕、炒拨烂子、土豆丝拌粉条、蒸枣馍、南瓜绿豆泥、油炸红薯丸子、饺子……一道又一道原料千差万别,烹饪手法丰富多样的美食,不仅征服了外地儿媳的味蕾,也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撼,表示:“开眼了!”“就说我们胖的不冤枉吧!”
近日,博主@刘大好 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山西婆婆给湖南儿媳做的满‘碳’全席”的视频。
炸油糕、炒拨烂子、土豆丝拌粉条、蒸枣馍、南瓜绿豆泥、油炸红薯丸子、饺子……一道又一道原料千差万别,烹饪手法丰富多样的美食,不仅征服了外地儿媳的味蕾,也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撼,表示:“开眼了!”“就说我们胖的不冤枉吧!”
是的!如果碳水界有“武林大会”,山西绝对是头号种子选手。今天,跟着小编走进山西的碳水宇宙,看看它凭什么“称霸”碳水江湖?
在山西,千万别给“面”下定义!
01
在碳水版图里,山西有着无可撼动的江湖地位,而面,则是山西碳水文化的“灵魂”所在。一日三餐,无论何时,只要纠结吃什么,答案大概率是:那就吃面条吧!
图源:小红书@蘸点软妹酱
可千万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吃面条” 三个字。在山西,光是确定吃哪种面条,就够让人费一番脑筋。因为,山西面食的一大特点,就是当你的山西朋友邀请你吃面,你永远不知道端上来的是什么造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山西多元的物产。晋南土壤肥沃,小麦产量颇丰;晋北气候凉爽,莜麦、荞麦茁壮成长;晋中与晋东南,则是谷子、玉米、高粱的主产区。丰富的五谷杂粮为山西面食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而心灵手巧的山西人,秉持对土地的敬畏,又将这些食材巧妙转化,孕育出一个庞大的“面食宇宙”。
刀削面、剔尖、莜面栲栳栳、焖面、饸饹面、打卤面、红面擦尖、沾片子、豆面抿尖、猫耳朵……多样的种类、丰富的浇头码料,碳水满满,让人超满足!
糕、饼、土豆……
山西碳水的百种形态
02
山西人对面食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碳水”的精彩可不只是一碗面条的呈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三晋大地,山西人便奏响了碳水的交响曲。麻叶、麻花在热油中翻滚,“滋滋” 声此起彼伏,山西人碳水满满的一天正式拉开大幕。
图源:大同日报融媒
紧接着,烤炉里的稷山饼子也相继出锅,牛仔骨、鸡蛋、麻辣串、凉拌土豆丝、萝卜丝……一股脑放入饼中,一个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烧饼夹X”就做好了。带着麦香的饼子,表面烤得微微发黄,有嚼劲不软,加上充足的馅料,一口下去,碳水满满,快乐加倍!
图源:小红书@胡桃夹子
当然,炸锅可一直没停歇!在山西各地的油炸品类中,“油糕家族”可以说是极为庞大,从北到南品类十分丰富,乡宁油糕、山阴油糕、大同油糕、孝义油糕、运城油糕等,各地做法不一,做出的样子和味道也各不相同,泡泡油糕,黍面油糕,红薯油糕……每一种都能与面粉完美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口感。
图源:运城文旅
五谷杂粮能变身软糯香甜的糕、包罗万象的饼。而貌不惊人的小土豆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琳琅满目的“土豆宴”。打成泥、切成丝、焖成块;爆炒着、蒸煮着、油炸着;被卷着、被浇着、被拌着……山西人用他们的烹饪技艺,将土豆的平凡转化为非凡,让这枚小小的食物在山西人的碳水生活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没有一个土豆能完整地离开山西!”在山西人的手中变幻莫测,土豆可以成为丸子形状的——合楞子;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也可以与肉糊混合后蒸制,变身为既有肉的鲜美,又有土豆的软糯的定襄蒸肉;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可以压成碎块,再起锅热油,加葱爆炒,成为晋北人的最爱——块垒……
图源:大同日报
还可以蒸熟压成土豆泥,再摊成厚饼上锅蒸熟,晾凉变成吕梁人最爱的街边小吃——炒“恶”……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这些极具特色的碳水美食,共同拼凑出山西碳水饮食的多元轮廓,生动地诠释着这片土地深厚的饮食文化……
碳水+碳水!
满“碳”全席让山西人吃明白了!
03
如果只吃碳水还不够,山西人还可以把这些碳水排列组合,变成另一种可能,让你体验到碳水+碳水的极致快乐~
比如,你一定吃过饺子,也一定吃过粉条,但你吃过这种饺子和粉条一起煮的扁食冒汤吗?
饺子和粉条这两种本来应该各自为营的食物,在山西吕梁人的手中竟然被“迷惑”地组合在了一起。以羊肉、粉条、山药、饺子等十余种食材做成,鲜香可口,远近闻名,吃起来热辣辣,浑身冒汗,不负“冒”汤之名!
图源:小红书@Foam
你喝过小米粥,喝过蔬菜粥,也一定吃过面条,但知道吗?山西人不但吃纯杂粮,还将精米白面中掺入杂粮,平衡营养的同时交融出别样的境界。
在小米粥中加入南瓜、蔬菜、煮面条最后用炸麻麻花调味便是和子饭,一碗下肚,从胃里暖到身体,全身冒汗。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比如,阳泉人的心头好——糊嘟,由玉米面、土豆、小米和豆角等食材精心烹饪而成。在寒冷的雨天或雪天,一家人围坐一桌,每一口都是温暖和满足。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再比如,在太原,早餐店的一碗老豆腐得搭配着油条、麻叶吃才够香;在临汾,最好吃的牛肉丸子面里一定得加上一根麻花,才够入味儿;在运城解州,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汤,得就着吸满汤汁的馍块,热乎乎进肚才足够舒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眷恋大地、依赖大地的山西人眼里,漫山遍野的小麦、高粱,以及深藏黄土之下的土豆,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他们将小麦粉揉成面团,削成薄厚均匀的刀削面;把树上的槐花、地下的土豆与面粉交织,蒸出别具风味的拨烂子;又或是将高粱磨粉,制作成口感独特的面鱼鱼……
普普通通食材,在他们的手中,化作一道道充满烟火气的碳水美食。它们虽不奢华,却在平凡中见真章,在质朴中彰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