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宁乡市教育局以“作风转变年、质量提升年、争资突破年”为发展主轴,秉持"堂堂正正当老师,健健康康育人才"的育人初心,实施"人人学心理、人人爱运动、人人当志愿、人人能监督"的工作举措,着力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宁乡人会读书"教育品牌。 宁乡市教
2025年,宁乡市教育局以“ 作风转变年、质量提升年、争资突破年”为发展主轴,秉持" 堂堂正正当老师,健健康康育人才"的育人初心,实施" 人人学心理、人人爱运动、人人当志愿、人人能监督"的工作举措,着力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宁乡人会读书"教育品牌。 宁乡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近校园一线,聆听课堂内外的教育脉动。
一个爱笑的老师和她的三句口头禅
在宁乡,有这样一位女老师,见到谁都是满面带笑,做什么事也是笑容灿烂,大家都说见到她就如同见到了阳光。她叫周赛群,是宁乡市玉潭街道玉兴小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也是宁乡市第一届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大家还知道,周老师有三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第一句口头禅:
“这个学生真可爱”
熟悉周赛群的老师都知道,她总爱一下课就跟同事聊学生:你看这个学生真可爱。然后就笑呵呵地讲起自己学生的一些趣事来,好像每个孩子都是她自己的崽。
周赛群把对学生的爱倾注在自己的课堂里。她常说,好老师应该“上学生喜欢的课”,只有学生喜欢课堂,才会喜欢学习,才会有快乐的童年。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老教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像新老师一样认真备课。上完课,还要坐在办公室想一阵,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下堂课可以怎样改进?”在教学一线工作34年的周赛群这样说自己的工作心态。
“要和学生做朋友。”因为爱笑,周赛群和学生交流从来都是笑脸对笑脸,“带着50句表扬进教室”是她常说的话,她的课堂里氛围总是轻松愉悦,笑声阵阵。
“听周老师的课,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既轻松又快乐!”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只要是能把课上好,周赛群从不拒绝接受新的理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她主动带领老师搞起了课堂改革,建立了学习小组,形成了“探学、讲学、练学、测学”的学习模式,把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从“师”为中心转变为“生”为中心。
“时代在变,要求在变,我如果还是坚持原来的老一套,就会被时代抛弃,被学生嫌弃。”
四川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到宁乡讲学,听了周赛群的课后,激动地说:“周老师的课,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流程的解读,还是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底蕴和教学的魅力。”
第二句口头禅:
“这个老师真厉害”
六年级教室里, 上课铃响起,学生们纷纷走进教室,一同进教室的,还有一个叫曾俊的年轻老师。在学校里,同事们听周赛群的课是不用打招呼的,直接搬把凳子进去就是。
周赛群竖起大拇指轻声说,“曾老师真厉害,一有空就来听课,我们互相学习吧。”
课后,周赛群和曾俊到办公室讨论了很久,她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设想、尤其是对教学内容做了哪些处理,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都讲给曾俊听,曾俊问了许多问题,她也一一作答。
“听师傅的课,每次都有新收获,她的那些教学方法或者技巧,对我们从不藏着掖着,这个学期,我都写完两个听课本了。”讨论完后,曾俊感慨地说。
周赛群露出了招牌笑脸,说:“你是真厉害,工作才几年,课上得比我好。”
作为宁乡市第一届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周赛群深知,“名师”的称号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责任。她融合专家领学、辅导讲座、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营造系统学习、同伴互学、交流实践的浓厚氛围,努力提升工作室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周赛群常对老师说:“你们个个都比我厉害,只要把平常课当公开课来上,把公开课当平常课来上,就没有上不好的课。”
在周赛群的指导和鼓励下,朱源媛老师成了教研组长,钟乐平老师在玉潭赛课中获一等奖,还有一大群年轻老师成了新的“名师”。
第三句口头禅:
这本书真有用
“这本《正面管教》真有用,我强烈推荐给大家。”
“周赛群家校共育”微信直播号上,她对《正面管教》这本书进行了解读,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周赛群直播了13场,观看直播的有熟悉的同事、朋友,也有家长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在线人数最高达到100多人。
“我可不是卖书的,只是单纯想和更多的人交流教育方法,因为这本书真的很有用啊。”周赛群说。
周赛群坚持每日读书一小时。 在一次学校总结会上,玉兴小学校长刘畅向全校老师展示了周赛群的两大本读书笔记。这两本笔记中有《正面管教》的读书笔记和感悟,有《种子课2.0》等数学教学专业书的读书心得,还有国学经典著作《传习录》等的金句摘录,写得密密麻麻。
“分享和交流也是读书的延伸,交流的过程,既能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也会让我吸收别人的感悟,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周赛群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分享,她读张奠宙的《小学教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一书后,就在小红书里做了分章节的详细分享。
周赛群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学校,经常拿本书跟同事讲,“这本书真有用,推荐你也看一看”。她还经常组织全校老师开展寒暑假读书活动、读书分享活动等,大家都喜欢跟周老师一起读书。
“学习能让我保持青春。”周赛群这样说,已经50岁的她,又开始新的学习方向——心理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目前考取了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培训证书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证。
“我喜欢笑,因为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当老师,我乐在其中,学生、同事、家长都很喜欢我,我的家庭也很和睦,所以我很幸福啊!”爱笑的周赛群,笑着用这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
她就是周赛群,一名笑着工作、幸福生活的宁乡教师。
编者的话
写完周赛群老师的文章,小编在思考: 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是少上课吗?是加工资吗?是升职吗?这些或许能给人一时快乐,但周老师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她那三句口头禅,让我明白了,真正长久的幸福,一定是来自心灵的满足和喜悦,是陪伴学生一路成长,是自我的不断突破,是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对职业和自我的强烈认同感——我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是有尊严地立于天地间。而尊严,谁也不会施舍,必须自己努力争取。宁乡市教育局今年号召 “堂堂正正当老师,健健康康育人才”,我想,周老师就是真正的践行者,做好平凡的事情,成就伟大的事业。 愿我们人人都当“堂堂正正”的老师,人人都无愧于教师的荣光。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