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余望在国家队首秀里打了73分钟,三个必进球脚下一滑腿一软,球全出了底线。
向余望在国家队首秀里打了73分钟,三个必进球脚下一滑腿一软,球全出了底线。
这个镜头被剪出来循环播放,球迷盯着比分,媒体盯着他。
20场14球,在中甲是硬邦邦的数字。
中甲对抗节奏慢半拍,后卫回追距离多两步,他靠着启动快半步的空档抢点。
到了U23打东帝汶,后卫贴上来那一下,他停球位置比平时深一米,射门角度被压缩成一条缝。
数据上只少了半步,差距却写在脸上。
教练安东尼奥把他直接塞进首发,赌的是他门前嗅觉。
向余望想的是要证明教练没看错,结果呼吸频率都被摄像机拍出来。
三次机会,摆腿动作全比联赛里快了0.3秒,球直接蹿高。
紧张不会写进球探报告,但会写进球门上方。
俱乐部里他习惯二点补射,队友围着给他架炮。
在国家队,中场出球路线不熟,他得自己争一点再转身,节奏全乱了。
联赛里他每90分钟触球38次,国家队降到27次,摸不到球就急,一急就抡大腿。
媒体标题把“错失”两个字加粗放大,潜台词是期待他一夜之间换掉骨头。
球迷留言板排队喊“还我14球射手”。
没人细说中甲和U23之间差着一整条传送带,也没人说东帝汶那场比赛场地坑洼,球蹦起来不规则。
向余望自己也没把这些理由搬出来,他知道搬出来也没人听。
想留在国家队,他得把心理压强调高。
俱乐部可以给他找心理师,U23可没这编制,他得自己写训练计划。
每天加练点球,把球摆球门线上,哨响前默数三秒再射,用延迟对抗心跳。
联赛还剩十轮,他如果能再进六球,数字就会盖住那三次踢飞的画面。
下一次集训名单公布前,他会面对摄像机。
镜头推近,他只需要说一句“我准备好了”,不用解释技术细节。
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五个字,剩下的交给进球。
你敢说向余望下一场还踢飞吗?
来源:林间听风语的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