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渠的水“镀了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9:20 1

摘要:宁夏农垦连湖农场有限公司种植西红柿的大棚,让每一滴黄河水效益倍增。连湖农场位于青铜峡市灌区大清渠渠梢段,灌溉面积近2万亩,所产“连湖西红柿”名扬区内外。

宁夏农垦连湖农场有限公司种植西红柿的大棚,让每一滴黄河水效益倍增。连湖农场位于青铜峡市灌区大清渠渠梢段,灌溉面积近2万亩,所产“连湖西红柿”名扬区内外。

这几天,农场蔬菜公司副经理马海洋忙着指导工人采摘西红柿。“我们现在只做‘三预’订单,出棚价格每斤5元,其中用水成本只占一小部分。”马海洋介绍,酸甜可口、汁水饱满的西红柿可以说是“节水明星”:在调整灌溉方式后,一个1.2亩的标准种植大棚,每个种植季精准滴灌仅需80立方米水,产值可达5万元。同时,因土壤改良又省下15%成本——前后算下来,每立方米水的产值可达500元。

在大清渠灌域,“以水定地”原则扎实贯彻——8.9万亩耕地被细分为147个“水权网格”,每个网格按作物需水特性建立数字台账。“我们根据作物不同,组合出不同的需水曲线,既保证不触碰总量红线,又让每立方米水产生最大‘镀金效应’。”宁夏渠首管理处总工程师孟祥军说。

“去年7月,也是这样的天气,合作社申报的水量卡在渠口进退两难,当时若放水,灌浆期的玉米必然倒伏;若退水,渠水将白白流入排水沟。”3月28日,青铜峡市大坝镇用水合作社会长郭建设在漫天大风中回忆道。

“制种玉米对水的需求很精准,大风灌水,玉米根部变软极易发生倒伏,轻则减产,重则绝产。”宁夏渠首管理处大清渠水利管理所所长王宁刚介绍。站在智能调度大屏前,王宁刚调出去年“关键时刻”的《灌溉计划控制横道图》。当时,他们通过灌域线上管理平台,重新切割22个支渠的供水时段,最终在6小时内完成全灌域用水调整。

这场水资源高效调度的背后,是宁夏贯彻“以水定地”原则的探索实践。2022年,大坝镇完成水权确权,11.22万亩耕地需求与黄河水精准对接:每个直开口的水量如同量身定制的“衣服”,多一寸则赘、少一分则亏。经过2年摸索,管理所建立健全“自动化+人工”的协同操作模式,将管理所、管理段、用水合作社三方用水的职责明晰,灌溉中申请、审核、执行以及反馈等环节有效串联,“人机”配合,保障了自动化水利设施安全高效运行。“闸门提升的时间、高度由远程操作实现,再由工作人员现场复核操作,1小时内完成,保证了从干渠到田间,让每立方米水精准抵达目的地。”王宁刚说。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