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嫌父亲卖草莓丢人 拒付大学学费 半年后求复读,父亲默默交了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09:16 1

摘要:老杨的草莓大棚在县城西边那片地里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只是几个小棚,后来慢慢扩到七亩地。我和他打交道是因为我在县城二中当老师,他儿子小杨是我班上的学生。

老杨的草莓大棚在县城西边那片地里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只是几个小棚,后来慢慢扩到七亩地。我和他打交道是因为我在县城二中当老师,他儿子小杨是我班上的学生。

那天下午,刚下过雨。我在菜市场看见老杨蹲在他那个摊位前,手里拿着把蒲扇,偶尔赶走几只飞虫。摊位上摆着几筐草莓,个头挺大,颜色红得发亮。他穿着那件墨绿色的旧外套,袖口已经磨得发白,腿上的裤子沾了些泥点。

“老师!买点草莓不?今天刚摘的,甜!”老杨认出了我,站起身,脱下沾着泥的手套。

我走过去,挑了两盒最红的,问:“小杨最近怎么样?听说高考发挥得不错?”

老杨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说:“还行还行,考了612分,够上B大了。”

“挺好的啊,应该能上省重点了。”我说着,从包里掏钱。

“嗯,就是…”老杨瞟了一眼旁边摊位的李婶,声音压低,“就是学费有点发愁。”

李婶正忙着吆喝她的西红柿,没注意我们。

“怎么了?”我问。

老杨把草莓装进塑料袋,递给我,说:“没事,都会解决的。”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也没多问。临走时,老杨又叫住我:“老师,您有空和小杨聊聊天呗?那孩子…最近不太爱说话。”

“行啊,有机会我找他。”

其实我和小杨已经很久没见了。自从高三毕业,他就很少回学校。班级群里他也不冒泡,听说暑假一直在县城打工。

周日上午,我在新开的咖啡厅批作业。门推开,进来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戴着鸭舌帽和口罩。我愣了一下才认出是小杨。

“老师。”他拉开我对面的椅子坐下,声音闷闷的。

“你爸说你最近心情不好?”我放下笔,直接问。

小杨摘下口罩,脸色有点灰白,像是很久没睡好觉。桌上的冰美式接近见底,塑料吸管已经被咬得变形。

“您知道我这学期没去大学吧?”他低头盯着杯子。

我点点头。这事在老师群里传开了,说是小杨虽然考上了B大,但因为家里困难没去。但我知道老杨虽然不富裕,卖草莓这些年,供个大学生应该没问题。

“不是因为钱。”小杨似乎看透了我的想法,“是我自己不想去。”

“为什么?”

他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说:“您记得高二那次家长会吗?”

我回忆了一下,那次家长会来了三十多个家长,大部分都穿着体面,有几位还特意打了领带。老杨穿着那件墨绿色外套来了,手上的泥都没洗干净。

“记得,怎么了?”

“您可能不知道,那天下午,我爸直接从地里赶来的,甚至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小杨的声音有些发紧,“我同桌的父亲是县医院的医生,另一个同学的爸爸是银行经理。而我爸…”

我没接话,等他继续。

“邓凯看见了我爸,第二天在班上说,‘小杨他爸像个乡下人’。”小杨的手指在桌面上划来划去,“当时我特别生气,和他打了一架。但回家后,我对着镜子,突然害怕起来…”

“害怕什么?”

“害怕我会不会也变成那样?一辈子种地,卖草莓,风吹日晒,满手泥巴…”

咖啡店的音乐正播放着轻柔的钢琴曲,邻桌的女孩在自拍,镜头移来移去。小杨的声音在这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后来呢?”我问。

“高考完,B大录取通知书来了,我爸特别兴奋,要卖两亩地筹学费。我…”小杨吸了吸鼻子,“我说我不去了。”

“就因为…他是卖草莓的?”

小杨低着头:“我找了个借口,说想复读,考更好的学校。实际上,我只是…”

窗外路过一辆送水的三轮车,喇叭声嘀嘀作响,打断了他的话。等声音远去,他才继续:“我在想,如果我上了大学,毕业后进了什么好单位,将来带同事或者女朋友回家,看到我爸在地里…或者在市场卖草莓…”

我注意到他睫毛湿了,但没有拆穿。

“学费是骗他的,对吗?”我问。

小杨点点头:“他说反正准备好了学费,让我去上。我就…”

“你就说什么?”

“我说我不需要他那种来路的钱,我自己会赚。”小杨终于抬起头,眼圈红红的,“我当时怎么能说出那种话?”

我和小杨分开后,去了趟老杨的草莓大棚。顺着土路走进去,能闻到泥土和草莓混合的香气。几个棚子里都有工人在忙活,老杨在最角落的那个棚子,正弯腰查看草莓苗。

他的工作服背后黏着一张陈旧的便利贴,露出一角已经褪色的”爸爸加油”字样。看上去像是小杨小时候写的,被老杨一直保留着。

老杨看见我有点意外:“老师,稀客啊!”

“来看看你的草莓。”我笑着说。

棚子里湿度很高,空气中弥漫着草莓特有的甜香。老杨的塑料袖套上滴着水珠,他摘下来,用毛巾擦了擦手。

“小杨怎么样了?”他问。

“还不错,就是…有点迷茫。”

老杨点点头,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格外明显:“那孩子从小就倔,像他妈。”

他拿出一个红透了的草莓递给我:“尝尝,今年的特别甜。”

我接过来咬了一口,汁水丰盈,确实比市场上买的甜多了。

老杨指着远处的一排草莓苗:“这些是我新引进的品种,叫’阳光’,比普通的草莓甜百分之三十,个头也大。”

“生意一定不错吧?”

“还行。”老杨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去年净挣了二十多万。今年估计能多点,反正够小杨上大学了。”

我有些吃惊:“二十多万?”

老杨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也不全靠卖草莓。我这几年研究出了一套种植技术,写了本册子,卖给其他种植户,一本五百。还有育苗,一株能卖到三块钱。”

棚子旁边摆着几个纸箱,里面整齐码着几十本蓝皮册子,封面上是老杨手写的《高产草莓种植实用技术》。旁边的货架上,一排排小苗整齐排列,每个塑料杯上都贴着标签。

“小杨知道吗?”我问。

老杨摇摇头:“他对这些不感兴趣。从小学开始,我就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像我一样当农民。”

他弯腰捡起地上一个掉落的草莓,检查了一下,放到一旁的筐里:“以前他妈妈在的时候,常带他来棚子里玩。自从他上初中,就再没来过了。”

小杨找工作不太顺利。县城里能找的工作不多,他去了县城最大的那家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每天十小时,工资五千出头。

十月底的一天,我去电子厂附近吃饭,正好碰见下班的小杨。他脸色很差,嘴唇干裂,眼睛里布满血丝。

“还习惯吗?”我问。

小杨摇摇头:“食堂的饭难吃死了,每天闻着电路板的味道,晚上睡觉还能闻到。”

我们找了家面馆。小杨要了碗牛肉面,吃得很急,像是很久没吃热饭了。

“我听说B大补录还有几天截止,”我说,“你有没有考虑…”

小杨的筷子顿了一下:“不行的,都这么久了…”

“你爸说他会想办法。”

“我知道他会卖地的!”小杨放下筷子,“我不能让他这么做。”

我看着他,慢慢说:“你真的以为你爸只是个卖草莓的农民吗?”

小杨愣住了。

“上次我去你家草莓棚,见到了另一个老杨。”我拿出手机,翻出几张照片给他看,“这些都是你爸自己研发的草莓品种,这本是他写的技术手册,去年卖了三千多本。”

小杨接过手机,一张张翻看,目光从疑惑变成惊讶。

“你爸去年净赚二十多万,今年可能更多。他完全有能力供你上大学,不需要卖地。”

小杨的手微微发抖:“他…他从来没和我说过…”

“他怕你看不起他。”

小杨把脸埋进手掌,肩膀轻轻颤抖。隔壁桌的大妈投来好奇的目光,我递给小杨一张纸巾。

面馆的收音机正播放着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雨。老板在水池边清洗碗筷,发出哗啦啦的水声。小杨慢慢抬起头,眼睛红红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雨一直下到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接到老杨的电话,说小杨不见了,问我知不知道他去哪了。

“应该是去B大了,”我说,“昨天我们聊过。”

电话那头的老杨沉默了几秒:“他…他没和我说。”

“他可能不知道怎么开口。”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老杨说:“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三天后,小杨发消息说已经到学校报到了,学费是用他打工的钱和借的钱凑的。他说会尽快还清欠款,暑假也会继续打工。

“你爸知道吗?”我问。

“他知道我去上学了,但不知道学费的事。”小杨回。

我没再说什么。期末忙起来,和小杨的联系也少了。转眼到了寒假,我去菜市场买菜,又看到了老杨的草莓摊。摊位扩大了,多了个崭新的遮阳棚,上面印着”杨记优质草莓”的招牌。

“生意不错啊。”我走过去打招呼。

老杨正在整理草莓,看见我,笑着点点头:“还行。小杨寒假回来了,说要帮我看店,我正好有空去棚子里忙。”

“他回来了?”我有些意外。

“嗯,昨天刚到家。”老杨指了指旁边小店的方向,“去买塑料袋了,一会儿就回来。”

我挑了两盒草莓,问:“小杨在学校还习惯吗?”

“他说挺好的,就是学费…”老杨犹豫了一下,“他说是自己打工挣的,还借了一点。但我知道不可能。”

“你怎么知道?”

老杨笑了笑:“小孩子嘛,以为爸爸什么都不知道。他那点工资我能不清楚?去B大之前打了半年工,也就攒了一万多,哪够交学费的?”

“那…”

“我让我表弟悄悄把钱打给他的。”老杨说,“让他以为是借的。”

我看着老杨风化的脸庞,突然有些哽咽。

“老师,您别告诉他啊。”老杨说,“让他以为是自己挣的,他会更有动力。”

远处,小杨拎着一袋塑料袋走过来。他换了身衣服,看起来精神多了,隐约能看出老杨年轻时的样子。

“老师!”小杨看见我,小跑过来,“我正想找您呢。”

“怎么了?”

小杨从包里拿出一张纸:“这是我的期末成绩单,全A。”

老杨接过成绩单,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母,眼里闪着光:“真不错。”

“对了爸,”小杨从兜里掏出一个U盘,“这是我们老师推荐的几个草莓新品种的资料,说不定对你有用。”

老杨愣了一下,接过U盘:“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这个了?”

“我选了农业科技作为选修课。”小杨笑着说,“教授说国内草莓产业前景很好,我就想到您了。”

老杨把U盘攥在手里,低下头假装整理草莓,但我看见他眼角有些湿润。

傍晚时分,老杨送了我一大盒草莓,坚持不收钱。小杨提议送我回家,路上他说起了他的新计划。

“我想和我爸一起研究草莓种植技术,”他说,“B大有个农业实验室,我申请了参与项目的资格。”

“这变化挺大的啊。”我说。

小杨笑了笑:“其实我一直很佩服我爸,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小杨踢了踢路边的小石子,“我怕别人嘲笑,怕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怕…配不上更好的生活。”

寒风吹过,路边的灯笼在风中晃动。小杨继续说:“但我在学校发现,同学们都很羡慕我爸。有个室友听说我爸是种草莓的,立刻说要来参观,说他爸爸在写字楼里工作,压力大得头发都掉光了。”

我笑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的难处。”

“是啊。”小杨点点头,“所以我决定,明年把借的钱都还上,然后用我的实验数据和爸爸的经验,一起写一本更完整的草莓种植手册。”

我拍拍他的肩膀:“你爸知道会很高兴的。”

小杨摇摇头:“我不会告诉他。我想等到我大学毕业,拿到农学学位,再正式和他合作。到时候,我要把’杨记草莓’变成一个品牌。”

夜色渐深,远处传来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小杨突然停下脚步:“老师,有件事我一直想问您。”

“什么事?”

“您觉得…我爸知道了吗?就是学费的事?”

我想起老杨的话,笑了笑:“你觉得呢?”

小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想他应该知道。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

回到家,我打开老杨送的草莓盒子,发现里面放着一本崭新的《高产草莓种植实用技术》,扉页上写着:“赠小杨老师,感谢您对小杨的关心。”

书签夹在第一章的位置,那里有一段划线的文字:“草莓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但最重要的,是耐心等待它成熟的过程。有些果实看似已经鲜红,却尚未完全成熟;有些看起来不起眼,内里却已经蕴含了最完美的甜度。做一个好的草莓种植者,首先要学会等待。”

窗外,夜空中飘起了细雪。我想,这个冬天过去,春天会是个好收成。

来源:深林人不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