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里的“洋老板们”,在义乌敲开财富之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9:09 1

摘要: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穹顶之下,来自130多个国家的2.1万外商与本土商户共享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日均20万的客流量中,肤色各异的面孔与方言混杂的吆喝声交织成独特的商业交响。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穹顶之下,来自130多个国家的2.1万外商与本土商户共享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日均20万的客流量中,肤色各异的面孔与方言混杂的吆喝声交织成独特的商业交响。

当德国商人克瑞斯蒂安的JUVO+从三五个人的小工作室,发展到四百多人规模,年销超2亿美金;当尼日尔丁恩带领非洲商盟将生意版图拓展至16国,这座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城市,正用包容的基因书写着无国界的创富传奇。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供应链

德国商人克瑞斯蒂安

晨光中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德国商人克瑞斯蒂安手持"聚英卡"轻触刷卡机,清脆的电子提示音开启了他在商城的新一天。这张由外国人工作许可和社保卡两证合一的卡片,不仅见证着这位外商的十年奋斗史,更折射出义乌在创新外籍人才服务上的又一次尝试。

2014年,克瑞斯蒂安被义乌"鸡毛换糖"的创业精神所震撼,将他一手创办的JUVO+全球供应链中心扎根于此。十年间,团队从5人拓展至400余人,年发运1500标箱货物,曾创下亚马逊平台全球零售商前十强的佳绩,年销超2亿美金。他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业务广泛覆盖义乌、广州、香港、洛杉矶等地。

"义乌成就了我的事业梦想,我也希望能为它带来更多的美好。"站在公司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克瑞斯蒂安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感慨道。这位首批"聚英卡"持证人,不仅享受着"吃住行游娱购"全城通享的市民待遇,更将公益之心融入城市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双向奔赴"的内涵。

从草原牧民到商盟领袖

尼日尔商人丁恩

"每一天都有人向我们咨询如何来中国开展业务。"作为义乌非洲商会会长,尼日尔商人丁恩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从14年前只身采买货物的异乡人,到如今拥有20人团队、年出口300集装箱的外贸公司老板,丁恩的创业史正是非洲商人群体在义乌的缩影。

"如果你选择在世界各地做生意,你应该选择中国。"丁恩的仓库里整齐码放着发往非洲16国的日用品、工业品,客户也已从最初的11个非洲客户拓展到欧洲市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非洲创业者来到义乌,在这座"世界超市"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机遇。

从螺丝钉到五金帝国

叙利亚商人ATTAR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店铺里,叙利亚商人ATTAR一边展示着能轻松拎起50斤快递箱的手臂,一边介绍:"我们每年大概要发掉500个集装箱,而且数量还在增长。"

这位曾在故土扛过枪的硬汉,从几分钱一颗的螺丝钉起步,将Anteifix品牌扩展到2000多个SKU,产品涵盖冲击钻、打磨机等五金工具,远销中东、非洲市场。

"我来那会儿商贸城四区刚开业,现在六区市场在建,产品越来越丰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说起市场变迁,ATTAR眼中闪烁着光芒。

经历过战争的他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很庆幸我在中国做生意,有一个好的和平环境。"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探索Chinagoods新推出的AI商贸应用,期待着新的商业变革给生意带来质的飞跃。

文化融合

打造无国界生活共同体

在义乌街头,多语广播与各国特色商品交织成独特的商业生态。商贸城的电子屏滚动着阿拉伯语、英语等多国通知,各国风味餐馆飘散着异域香气。

这种文化交融不仅体现在商业层面,更渗透到日常生活——克瑞斯蒂安与永康妻子的跨国婚姻,ATTAR家庭在义乌的幸福生活,丁恩团队中外籍员工的和谐共处,都在诠释着"世界的义乌"的真正内涵。

"义乌是世界的义乌。"正如外商们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这座城市不仅是商品的海洋,更是文化交融的试验场。2.1万常驻外商通过现代"丝路"商贸,传递着友谊纽带、经济动脉与创新活力,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

"在中国,有个叫义乌的地方很适合做生意。"这句在外商中口口相传的话语,道出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基因。

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从商品流动到文化输出,义乌用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不断创新的服务体系,书写着无国界的创富传奇。

当越来越多的"洋义乌"在这里实现梦想,他们与这座商贸之城共同演绎着相互成就的佳话,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奏响着开放包容的时代强音。

来源:CHINAGOOD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