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4年前把1000万存银行,现在最多拿1200万;韦德拿去买了爵士1%股份,如今账面浮盈2700万。”
“如果4年前把1000万存银行,现在最多拿1200万;韦德拿去买了爵士1%股份,如今账面浮盈2700万。”
数字先砸脸,再聊别的。
2021年爵士市值16.6亿,韦德掏1000万拿下1%,看似友情价,其实折扣不大——那年NBA球队平均市盈率也就5.5倍,爵士又没夺冠,纯粹是老板米勒家族想拉个明星股东撑门面。
谁想到后转播合同翻倍、菠菜广告疯涨,球队估值坐上火箭。
2025年37.5亿,1%变3750万,年化回报42%,比大部分VC还猛。
更离谱的是,爵士还不是涨得最快的。
同期勇士从47亿冲到82亿,尼克斯从50亿涨到75亿,连摆烂的火箭都从27亿干到49亿。
联盟新签的11年760亿转播合同2025-26赛季才生效,市场提前把未来现金流折现,韦德纯属蹭了顺风车。
有人酸:1%股份没话语权,纯财务投资。
可NBA规定,小股东也能跟着分红。
爵士这两年季后赛走得远,光门票+周边就多分了300多万,再算上联盟分红池,韦德每年躺拿7位数现金,比打球时工资税后还香。
别忘了WNBA芝加哥天空队那笔小股。
天空队2021年估值才2500万,去年新财团入股直接给到3500万,女性体育突然成了风口。
ESPN给WNBA新合同涨了300%,耐克又砸钱推女子签名鞋,韦德提前卡位,等于用买豪车的钱押中下一个独角兽。
场外更稳。
韦德和佳得乐、李宁、百威的代言都签了长约,李宁还给他做了终身分红条款——销售额破10亿人民币就抽成。
2023年韦德之道销量暴涨40%,光这一份合同每年保底进账500万美元,比很多全明星工资都高。
算总账:爵士股权3750万,天空队小股涨到500万,代言+分红年入1500万,再扣掉税和团队成本,净资产冲到1.7亿一点不夸张。
最关键是,这些资产都在升值通道里,不像餐厅或潮牌容易翻车。
普通人学不来?
倒也不用硬抄。
NBA球队门槛太高,但逻辑能拆:找稀缺资产+长期现金流+情绪溢价。
有人屯球星卡,有人买电竞战队,还有人蹲数字藏品,本质都是押注“注意力经济”。
只是韦德用1000万买到最硬的标的,普通人用1000块买个正版球衣,也算同频共振。
说到底,运动员退役后最怕现金流断档。
韦德把名气换成股权,把粉丝换成用户,把巅峰期延长到40岁以后。
这不是运气,是把球场上的阅读比赛能力,原封不动搬到财报上。
来源:山谷飞瀑韵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