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这 3 件事做好,安稳入秋不 “秋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12:34 1

摘要:白露是每年 9 月上旬的节气,一到这时候夏天的燥热就真的过去了,白天可能还有点暖,但早晚准凉快,穿短袖出门会觉得风都带凉意,昼夜温差较大,所以早晚得记得添件薄外套,别着凉。


白露是每年 9 月上旬的节气,一到这时候夏天的燥热就真的过去了,白天可能还有点暖,但早晚准凉快,穿短袖出门会觉得风都带凉意,昼夜温差较大,所以早晚得记得添件薄外套,别着凉。

为什么叫 “白露”?因为这时候夜里天气晴,地面凉得快,空气中的水汽会凝成小露珠,早上出门看草叶、花瓣上都挂着,特明显。

这时候周围也有变化:大雁开始往南飞,燕子也准备走了,连小鸟都忙着囤粮食,准备过冬。

养生上需记住 “别露腿露胳膊”,早晚加件衣服,吃的方面多吃点梨、银耳这类润嗓子的,晚上早点睡,别让秋燥找上自己。


一候鸿雁来

雁作为 “冬候鸟”,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其迁徙是白露后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的直观信号,提示人们天气即将进入寒凉阶段,需开始准备应对秋凉。

二候玄鸟归

“玄鸟” 指燕子,与大雁不同,燕子是 “夏候鸟”,夏季在北方繁殖,白露后随着北方气温降低、昆虫减少(燕子主要以昆虫为食),它们也会南飞返回南方栖息地。

三候群鸟养羞

“群鸟养羞” 是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本能行为,也象征着白露时节进入 “万物敛藏” 的关键阶段 —— 不仅动物在储备能量,植物也会将养分向根部输送,果实成熟、落叶归根,共同为越冬做准备。


01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02祭禹王:

白露时节还是安徽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03酿五谷酒: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

04喝白露茶

白露茶是指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茶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深受老茶客喜爱。

05采“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在白露节采集“十样白”的习俗,这些草药与“白露”字面上相应,用于煨制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用后可以滋补身体,去除风气。

06吃龙眼:

在福建福州,有一个传统习俗叫做“白露必吃龙眼”。人们相信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具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07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08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古人云:白露吃五白,大病小病都不来!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天气渐凉,但是气候干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可以起到滋补润燥的作用。白露“五白”指的是番鸭、百合、白萝卜、银耳、豆腐。

第一种是番鸭,番鸭营养丰富,吃番鸭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第二种是百合,白露吃百合的清热的效果。

第三种是白萝卜,吃白萝卜也是为了清热

第四种是银耳,银耳里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且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数十倍

第五种是豆腐,豆腐是很平常的一种食材。


中医提醒,秋季对应的是肺,重点是滋阴、润燥、润肺,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秋季宜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银耳、菠萝、燕窝、猪肺、蜂蜜、乌鸡、鳖肉、龟肉、鸭蛋等。

针对吸烟者秋季除要多吃养肺的食物外,还需经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胡萝卜、花生、玉米面、维生素B6、B12、叶酸。富含维生素的食豆芽、白菜、植物油等。

推荐【雪梨大枣百合汤】

取雪梨一个,大枣10枚,百合60克,冰糖适量炖汤,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健脾养胃的功效。

推荐【猪肺虫草汤】

先将猪肺除去血污,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猪肺与冬虫夏草同入沙锅,加入几颗红枣,加水适量炖汤,待猪肺熟烂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肺。有补肺肾、止咳喘的功效。

推荐【杂粮粥】:

如莲米粥、芝麻粥、银耳粥、红薯粥、红枣粥、玉米粥等,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不但能治秋凉,也有防秋燥的功效。

推荐【黄酒焖鸭】

具体做法:

1、把鸭肉剁成小块,冷水下锅,加入适量葱、姜、料酒,焯水10分钟,捞起冲洗干净。

2、起油锅,加入适量姜片、八角、桂皮、草果、香叶、干辣椒炒香,放入鸭肉爆炒一会。

3、再加入适量冰糖、黄酒、红烧酱油、生抽、蚝油炒匀,倒入适量清水,中火焖煮1个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白露养生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隶属足阳明胃经,也被称为下陵、下陵三里、三里等,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能够治疗胃肠病症,比如胃痛、呕吐、腹胀以及腹泻等,还可以改善乳痈、下肢痿痹等,并且属于强壮保健要穴,患者在白露节气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穴的方法养生,取穴时需要采取正坐屈膝位,艾灸时也可以选择艾炷灸或者艾条灸。

关元穴:

关元穴隶属任脉,也被称为三结交、下纪等,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能够治疗元气虚损病症,比如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等,还能够改善疝气、腹泻等,并且是临床常用的保健灸常用穴,白露节气也可以选择艾灸关元穴的方法养生,艾灸时可选择艾炷灸或艾条灸。

温水泡脚 :

天气转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可以坚持晚上温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温水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联系删。本文所涉及到各类药方仅供读者学术研究使用,针对患者个体状况需辨证施治,过敏者过往病史者尤慎,敬请患者朋友们自行核实并遵医嘱|


来源:喜郎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