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也强调,在深化改革创新建章立制上再加力,坚持把整改作为
新重庆-重庆日报 龙睿赟 胡義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也强调,在深化改革创新建章立制上再加力,坚持把整改作为生态治理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有效抓手,优化升级党建统领生态领域工作机制。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升级党建统领生态领域工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实践支撑。
强化政治引领,创新工作模式。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行稳致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思想层面深化党员、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认识,引导其在加强理论武装中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完善责任体系。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梳理和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制定责任清单,精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属事属地责任,实现责任对象全覆盖、责任链条全贯通、责任落实无死角。三是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党建+生态”工作模式,既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与党建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考核“三同步”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也要推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党建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在生态环保部门、基层社区、重点企业等生态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党组织,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基层党组织,如设立“绿色产业党小组”等,充分发挥党建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二是优化干部队伍。在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大力选拔和打造政治素质过硬、适应时代要求、专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优秀干部队伍,注重在生态环保工作一线中锤炼干部的政治品格和专业能力。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在思想和行为层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了解学习生态环保工作最新政策,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宣讲、知识讲座等活动,大力宣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形成党群联动的强大合力中打通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工作落实。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生态领域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党建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协同机制,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决策部署及时融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包括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监督考核、激励约束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尤其要不断健全和严格落实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明各级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职责。二是夯实法治保障。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把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从思想理念转化为制度规范,为凸显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地位提供法治依据。三是强化刚性执行。在不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综合运用学习制度、责任制度、工作联动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推动党员、干部把相关制度文件精神转化为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确保党建工作与生态治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考核考评。以有力监督护航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健全监督体系。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中“谁来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等基本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进行全流程跟踪监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二是创新监督手段。在加强经常性监督、常态化监督的基础上,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环节,将党建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等内容数据化,把各级党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和问题整改流程化,通过系统分析监督数据掌握党员、干部履责情况,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高效便捷的优势中提升监督的参与度、精准度。三是优化考核机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年初定计划、过程常考评、日常强监督、结果严奖惩”的闭环考核模式,实施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员、干部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