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看缅甸地震前后变化!地震无法预测,为何动物更快知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7:25 1

摘要: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18分(当地时间3月31日1时18分)在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南纬20.30度,西经173.75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588米。

最近地震有点多?,缅甸地震之后,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18分(当地时间3月31日1时18分)在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南纬20.30度,西经173.75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588米。

不过,这一次地震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是海区,所以没有直接性大影响,但注意海啸问题就行。

而缅甸就不一样了,直接是影响大城市区域,缅甸地震牵动无数人的心!因为真的是太强了,并且连余震的强度都非常恐怖!

在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为实皆市,这是2025年以来全球最强地震,泰国、越南均有强烈震感,我国云南瑞丽等多地也有明显震感。

而过后,该区域还发生了数十次余震,并且有点恐怖的是,这余震居然还出现了7.5级,你说这强不强?

所以,在出现地震之后,我国也前去支援了,希望一切平安吧,而在地震发生之后,我国也调动了卫星进行对缅甸地震前后区域的锁定,相当于也是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援,看到这个变化,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地震灾难非常大,这里我们就讨论缅甸地震的问题。

同时,不少人也在热议了,地震为什么不能预测?不是说有这样的消息,那就是“地震前30秒熟睡中的狗惊醒”,这难道不是地震预测吗?下面就先看地震的问题。

的确,强大的地震背后,其带来的损坏的确是相当严重,其影响不可小觑,只能说,希望一切安全吧。而这一次我国通过卫星观察,提供相关性的数据支持,也说明了其建立卫星的重要性,无论是缅甸,还是其他的国家,如果有了卫星,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相关性的太空视觉,也会带来一定的方便,对救援来说,也是极大的帮助。

而本次我国拍摄的缅甸地震前后变化,是来自吉林一号卫星组提供的数据,这是我国重要的光学遥感卫星星座,整个星座的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60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热点地区30分钟内重访能力,每天可观测全世界范围内800多个目标区域。第二阶段实现138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旨在建设一个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获取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遥感信息服务。

而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其吉林一号星座建设已经有117颗卫星在轨运行,所以,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建设的尾声时段,通过这个“宇宙千里眼”,我们可以在50万米的太空,看到地球的任何一个区域变化,并且也可在全球不同的区域,拍摄相关性的画面,提供给不同渠道的支持。

当然,整个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不同卫星,其实力也不一样,比如:“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中国首颗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为全色0.72米、多光谱2.88米,具备常规推扫、大角度侧摆、同轨立体、多条带拼接等多种成像模式。

高分04A星可以做到分辨率优于0.5m、成像幅宽15km等,反正整个星座是越来越强了。而这一次大家通过缅甸地震前后变化,就可以看到起卫星表现状态,下面就是拍摄的画面图,并且形成前后对比的模式。

从卫星图像大家可以看到,其地震前后,的确是变化较大,有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大量房屋成平地。

所以,可以看到这地震背后,的确带来的影响很大,只能说期待这样的地震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出现吧,这大灾难都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因为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

而这一次最终伤亡情况如何,等官方公布确定数据之后再来说明吧,也希望我国救援人员可以根据我国的强大数据支持,一切安全救援,因为在地震之后,余震还是存在很多,其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并且是完全没有办法精确预测的。那这里也就说到了上面的问题。

对于本次缅甸地震来说,的确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消息说“地震前30秒熟睡中的狗惊醒”,这让很多人都说,地震之下,动物似乎更快的知道了?这人还没有感觉到,这是不是动物就有提前预知的能力?是不是地震可以提前知道?

首先说明一下,本次缅甸地震的发生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断裂带地带,发生在欧亚地震带上最活跃地区——大型实皆活动断裂带上,其主要错动形式为右旋走滑错动,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断裂带运动之下的变化,并且这个区域地震是非常活跃的中心区域,其实皆断裂带全长1200多公里,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历史地震多,此次地震同样是由于板块之间运动导致。

所以,不排除未来再次出现地震的可能性,而且根据数据显示,近100年来,实皆断裂带平均每11年就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地震,因此它非常活跃。

不得不说,这个地震带上的地震问题,还是相对较为严峻,但是由于地震无法精确预测,这是人类面临的大难题,在全球范围之中,都是如此。

只不过,很多人看到地震到来前——也就是感觉到地震到来的时候,似乎动物更快知道来,这是为什么?这是提前预测地震吗?

其实并不是,没有什么预测的能力,只不过动物相对于人来说,感知环境压力的变化可能要强一点,或许很多时候,大家看到这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从概率讲,动物的异常活动与地震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但是因为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有限,难以进行系统的高质量研究,所以也直接证明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局限性,无法从科学上将动物异常和地震预报准确地连接起来。

最为关键的点是什么,那就是动物的变化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影响,导致动物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地将动物异常和地震即将发生划等号。

一方面是: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如天气变化、环境快速转变、其他种群的干扰等等,可能导致其改变,另一方面: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将一些生物的变化与地震直接联系起来。

所以,综合性情况来说,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地震雨动物的问题,大家要分开。

这两者也并不是,因为地震预警是建立在地震发生的问题上,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进行预警的,所以,这跟没有发生的地震是完全不沾边的。

地震预警系统相当于是跟地震波“赛跑”,但正常情况来说,也只能赢得数秒至数十秒的时间,只不过预警了可以减少更多的伤亡,所以,努力发展地震预警,也就是为了抢这一部分时间,减少对大家的影响。

但其预警的时间,与地震中心发生区域存在关系,越远预警时间可能就长一点,越近时间可能就短很多,这就是基本情况。

来源:环球科学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