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落马官宣,在任5年1700家IPO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11:36 1

摘要:实际上这个消息在两天前就已经在坊间传播,这次终于得到有关部门正式确认,从2019年1月上任,到2024年2月卸任,易会满在担任证监会主席5年期间的一系列举措也再次被人们翻出来审视。

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2025年9月6日上午,据中央纪委监委发布,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监委调查。

实际上这个消息在两天前就已经在坊间传播,这次终于得到有关部门正式确认,从2019年1月上任,到2024年2月卸任,易会满在担任证监会主席5年期间的一系列举措也再次被人们翻出来审视。

易会满于2019年1月26日走马上任证监会主席一职。彼时,A股市场刚刚经历了一段较为低迷的时期,前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任职近3年,A股指数变化曲折。

2016年2月,刘士余临危受命,接替肖钢成为证监会主席,当时A股市场刚经历熔断,上证指数下探至2638点。刘士余上任后市场回暖,2018年1月上证指数突破3587点,但此后大盘指数开始下落,2018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24.59%,深证成指下跌34.42%,创业板指数下跌28.65%。

易会满在任期间上证综指走势表现

2019年1月,易会满的上任,被市场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带领A股市场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直到2024年2月7日易会满卸任,上证综指区间上涨228点,涨幅8.76%;深证成指上涨1134.72点,涨幅15%。

此外,在易会满任期内,A股市场还频繁出现跌破3000点的情况。自2019年1月26日易会满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A股共有20次跌破3000点(收盘价),最近一次发生在2023年12月13日。

在易会满的任期内,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便是推动大量企业IPO。据相关统计,在其5年任期内,共有约1700家公司成功实现IPO。

这一数字意味着,平均每年有超过300家企业在A股市场挂牌上市,资本市场的扩容速度明显加快。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更多企业上市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渠道,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科创板的设立和快速发展,为一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282家,总市值近4.1万亿元,IPO融资3615亿元,超过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四成。科创板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IPO数量增长,也引发了市场的诸多争议。一方面,市场资金被大量分流。大量新股上市,需要大量资金来承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二级市场的资金面造成了压力。在易会满任期内,A股市场虽然有大量企业上市,但指数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上证指数在其上任时约为2600多点,而在其卸任时,仅上涨了190点左右。

这种竭泽而渔的抽血政策,被投资者强烈抨击,他们认为市场的上涨动力被新股发行所消耗,大量资金涌入一级市场打新,而二级市场却缺乏足够的资金推动股价上涨。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上市后的表现也备受质疑。一些企业在上市后业绩变脸,甚至出现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尽管易会满强调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但仍有部分企业铤而走险。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市场的整体生态造成了破坏。

如今,易会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期待监管层能够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净化市场环境,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健康市场。

而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契机,如何在推动市场发展的同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将是未来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来源:深水财经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