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医疗兵历史(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7:01 1

摘要:德国国防军的医疗单位分为两个部分:野战军(Feldheer)和后备军(Ersatzheer)。野战军由在前线和占领区的部队组成;后备军由驻扎在德国本土部队组成,负责训练新兵,向野战军提供和补充兵力。由于国防军没有统一的医疗管理机构,所以由陆军医疗监察局负责陆海

备注:本文将分为两篇文章介绍

德国国防军的医疗单位分为两个部分:野战军(Feldheer)和后备军(Ersatzheer)。野战军由在前线和占领区的部队组成;后备军由驻扎在德国本土部队组成,负责训练新兵,向野战军提供和补充兵力。由于国防军没有统一的医疗管理机构,所以由陆军医疗监察局负责陆海空医疗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

每个营级单位都配有一名营军医(Truppenarzt)和医疗人员,这就意味着初期医疗工作可以在前线后方的营驻地或伤员集中地进行,伤员集中地是陆军几个伤员集中在一起接受治疗的地方。后续治疗则由师医疗单位组成,其组成取决于师内部类型。

一名师军医(Divisionsarzt)负责2个医疗连(Sanitätskompanie),1个救护车连(Krankenkraftwagenkompanie)和一座野战医院(Feldlazarett)。1943年,步兵师通常配备2个医疗连和1个救护车连。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则配备2个医疗连和2到3辆救护列车(Krankenkraftwagenzüge)。战争初期野战医院分配给大多数的师,但在1942年撤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由陆军医疗局提供。

医疗连必须执行多项任务,并得到摩托化外科小组的支撑。医疗连由1个连部和3个排组成。第1排为担架排,负责在战场上搜寻伤员,并尽可能用担架和车辆将伤员送到第二排(急救总站排)设立的急救总站。急救总站(Hauptverbandplatz)尽可能设在前线后方6到10公里处的帐篷或永久性建筑内。这里可以提供第一批专科医疗和外科护理。第三排为补充排,为前面两个排提供人员支持,并为轻伤员设立集结点。同步兵师相比,装甲师的第一和第三排结构更为灵活。装甲师还配有自己的外科小组,并能在快速和大规模战斗中设立2个独立的前线急救总站。

最初各师伤员的主要救护工作由野战医院承担,野战医院设立在前线后方至少25到30公里处,可容纳200到300名重伤员。1942年野战医院基本上从各师撤出,主要因为野战医院太少,其用途同移动作战中的急救总站差不多,因此野战医院不得不经常搬迁。

师军医的上级为军军医,但他没有自己的医疗单位。

在集团军一级,集团军军医可以支配大量医疗部队,这些部队包括集团军医疗营(Armeesanitätsabteilung),军医院营(Kriegslazarettabteilung),医疗运输营(Krankentransportabteilungen)和集团军医疗园区(Armeesanitätspark)。集团军医疗营包括6座集团军野战医院(Armeefeldlazarett),2个医疗连和6辆救护列车。这些医疗部队在师遭受重大损失时进行部署。集团军野战医院也可以用作专科和流行病医院之用。

军医院营由2座基础军医院和2座轻伤军医院组成。军医院(Kriegslazarett)为野战军提供了主要医疗服务。重伤员和重病员尽可能在那里接受治疗,直到他们的身体状况足以转送为止。基础军医院通常有500张床位,而在东线的军医院,由于伤员数量特别多,平均拥有4000到6000张床位。除了基础军医院外,还设立了轻伤军医院,用于治疗必须尽快返回部队的轻伤员。军医院设立了一些专门治疗科室,比如眼睛,耳朵,下巴和枪伤。有2个运输部负责伤员的分配和运输,这两个部开设1到2个伤员集散点,将伤员分类后送往集团军或集团军群医院。伤员集散点设置在交通便利之地,可用救护车,列车,飞机和船只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

集团军医疗园区由3个排组成,此外还有化学和细菌检验中心(hygienisch-bakteriologische Untersuchungsstelle),1个野战病理解剖科(Feldprosektur)和负责毒气战的部队解毒连(Truppengiftungskompanien)。化学和细菌检验中心通常设立在军医院附近,以应对流行病。

集团军群军医(Heeresgruppenarzt)没有自己的医疗部队。

陆军军医(Heeresarzt)可以调遣陆军医疗单位(Heeressanitätsgruppen),比如医疗运输部队(Krankentransport),军医院和陆军医疗营(Heeressanitätsabteilungen)。这些医疗部队根据陆军医疗监察的建议部署到作战地点,以加强或取代陆军医疗工作。

最高级别的是陆军医疗监察,他最初是陆军医疗监察局(Heeressanitätsinspektion)局长,战争期间负责整个陆军的医疗工作。从1940年开始陆军医疗监察局分为3个独立部门和4个特别小组。3个独立部门分别是人事部,组织部和科学与健康管理部。人事部负责医务人员和候选医务人员人事工作。组织部同陆军武器局(Heereswaffenamt)密切合作,负责开发野战医疗设备,运输和医疗设备采购以及相关组织工作。科学与健康管理部负责预防和治愈流行病以及毒气防护等工作。

同野战军相比,后备军医疗的机构相对简单。德国本土被分为17个军区,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以及波兰总督府,这些地方医疗工作由一名军区军医医负责。这名军区军医是军区司令部的成员之一,根据军区司令和医疗监察的指令管理军区内的医疗工作。

二战中国防军还建立了特殊医疗设施,包括特殊医院(Sonderlazarette)和观察医院(Beobachtungslazarette)等。特殊医院是专门治疗痢疾、白喉和肝炎等疾病的医院,还有胃和肾脏医院,神经和精神病医院。此外还设立了脑外科医院和脑损伤术后护理医院。另一家特殊医院是位于布鲁塞尔的陆军最高司令部特别外科医院,该医院是重伤员的治疗中心。

1944年夏末,后备军的所有军区都接到命令设立新的军医院,这些军医院不承担任何治疗或诊断任务,只负责评估和确定一些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是否适合继续作战。接受这些医院评估的士兵必须接受专科医院检查,并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

辅助担架员(Hilfskrankenträger)

严格来说辅助担架员不属于医疗兵范畴,但在连中发挥重要作用。辅助担架员分布在各个连中,根据需要和兵力不同,人数通常为4到10人。辅助担架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担架员。辅助担架员是连里的普通士兵,并参加过额外的急救课程。如有必要时他们就会放下原本工作,协助担架员进行伤员的救援和转送工作。辅助担架员佩戴一枚白色印有“Hilfskrankenträger”字样臂章进行识别。

担架员(Krankenträger)

1941年一个步兵连有4名担架员。他们是最接近前线的医疗人员。负责将伤员带到安全地带,必要时在现场进行急救工作(比如止血和固定骨折),随后将伤员从前线疏散到最近的医疗点。担架员佩戴一枚红十字袖章,并受到《日内瓦公约》保护。虽然担架员参与医疗工作,但他们只接受基本医疗培训,所以没有资格授予医疗专业臂章。

通常一名医疗军士会被派往担架员所在的连,担任他们的直接上级,协调担架员在战场上的工作,确保伤员得到高效的救援。

医疗兵(Sanitätssoldat)

在医疗连中,大批医疗兵参与了前线伤员到医疗点和医院的工作。他们可以治疗轻伤,简单疾病,对重伤员进行急救并准备转送工作。他们协助军士工作,由一名医疗军士担任上级。

右袖口上方为蛇杖为医疗专业臂章

候补医疗军士(Sanitäts unteroffizieranwärter)

有志成为医疗军士的士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在前线实习,直接参与医疗工作;第二种是在后方受训,接受成为军士所需的培训。

肩章上一条白色饰边为候补军士特征

初级医疗军士(Sanitätsunteroffizier)

初级医疗军士是德军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每个医疗连都有一名初级医疗军士,负责整个医疗连的工作。初级医疗军士在右袖口上有医疗专业臂章,空军初级医疗军士则在左袖口上。初级医疗军士有许多不同的工作,例如医疗连管理工作,X射线助理,手术助理等。未分配的初级医疗军士在后方集结,并创建前线急救站(Truppenverbandplatz),他们负责协调重伤员的护理和转送工作,利用自己的技能确保伤员在被转移到更先进的医疗设施之前病情稳定。

高级医疗军士(Sanitätsoffizieranwärter)

高级医疗军士主要在柏林军事医学院工作,不过也有一些在前线服役。初级医疗军士晋升为高级医疗军士后,通常等待晋升为医疗军官。他们的肩章上会出现哥特体字母A,代表柏林的军事医学院。通过军官课程和军事医学院最终考试后,然后前往野战部队进行两个月实习期,肩章上会佩戴医疗军官的蛇杖标志,最后晋升。

初级医疗军官(Sanitätsoffizier/Kompanieoffiziere)

医疗少尉(Assistenzarzt)和医疗中尉(Oberarzt)主要负责医疗连的工作。医疗少尉负责为处理轻伤和常见病。医疗中尉负责医疗连监督工作,并协调医疗事务,确保医疗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医疗上尉(Stabsarzt)负责医疗营的工作,他需要和师军医密切合作,确保医疗营工作顺利进行。医疗上尉还需要承担行政和后勤工作,确保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初级医疗军官是战场上主要医务人员,需要负责外科手术,确保士兵达到最好的治疗,同时妥善管理医疗资源,以满足军事行动的需求。

高级医疗军官(Sanitätsoffizier/Stabsoffiziere)

医疗少校(Oberstabsarzt)和医疗中校(Oberfeldarzt)负责担任师军医,医疗上校(Oberstarzt)负责担任军军医。高级医疗军官是医务管理人员,这意味着他们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要肩负管理和监督工作。高级医疗军官需要培训和监督医务人员,确保每个人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

医疗将官(Generäle)

医疗少将(Generalärzte)负责指挥和管理军医院等主要医疗设施。医疗中将(Generalstabsarzt)负责前线事宜,类似于其他兵种的兵种上将,并和医疗上将(Generaloberstsabsarzt)联系。医疗上将最初是陆军医疗监察局局长,后隶属最高统帅部(OKW),负责国防军所有的医疗事务。图中是医疗上将齐格弗里德·阿道夫·汉洛瑟(Siegfried Adolf Handloser )。

未完待续

来源:擦菠萝的海绵宝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