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的主人公黄女士,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本有着无限广阔的职业前景。可她却在毕业后,选择留校,成为了一名食堂阿姨,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黄妈”。她每天从早忙到下午1点闭餐,要打饭、切菜,基本没什么休息时间。但她却觉得,这份工作虽然累,却不用像在互
最近,一条“26岁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的新闻,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
故事的主人公黄女士,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本有着无限广阔的职业前景。可她却在毕业后,选择留校,成为了一名食堂阿姨,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黄妈”。她每天从早忙到下午1点闭餐,要打饭、切菜,基本没什么休息时间。但她却觉得,这份工作虽然累,却不用像在互联网大厂实习时那样,每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吃体力的苦”对她来说更容易接受 。现在的她已经从文员转岗为管培生,目标是一步步成为食堂经理,还在食堂开了健康餐窗口,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消息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堂堂北大硕士,就该去搞科研、进大公司,怎么能去当食堂阿姨呢?还有人质疑她是想混编制、熬资历。但也有很多人支持她,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能找到自己喜欢又开心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黄女士把专业知识运用到食堂工作里,比如用新闻传播知识推广健康餐,用管理学优化食堂运营,这就是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我看来,黄女士的选择,是对传统职业观念的勇敢挑战。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高学历就得配“高大上”的工作,可这是谁规定的呢?工作,最终目的不就是让自己过得舒心、实现自身价值吗 ?现在很多高压工作,让人身心俱疲,黄女士选择逃离这种内卷,追寻内心的平静,这是她的勇气。而且,她也没有放弃进步,当食堂阿姨只是她职业发展的一个起点,未来她或许能在餐饮管理领域大放异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和追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选择。黄女士的经历,也给那些在就业路上迷茫的人提了个醒: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束缚,遵从内心,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来源:没谱的高中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