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来了他来了,超旗舰专业户Noble带着他的又一款超旗舰Kronos“小编年史”来了,从面板到单元配置都和Chronicle编年史有所继承,其中标志性的大马士革面板与10mm+7mm双动圈、双振骨传导的配置都是熟悉的配方,尤其是近期亮相深圳SIAS展会以后我这
他来了他来了,超旗舰专业户Noble带着他的又一款超旗舰Kronos“小编年史”来了,从面板到单元配置都和Chronicle编年史有所继承,其中标志性的大马士革面板与10mm+7mm双动圈、双振骨传导的配置都是熟悉的配方,尤其是近期亮相深圳SIAS展会以后我这儿收到了相当多的咨询量,这篇文章尽量用一个字儿也不废话的方式来给你速通一下小编年史是一副什么样的耳机。
开箱环节我就直接略过了~小编年史作为一款只有公模的型号,Noble给它沿袭了Chronicle编年史上的设计语言,面板纹路的复杂度稍低了一点,但依然保留了极高的辨识度和镭射的皇冠LOGO,会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形成不同的观感,而它大部分时候的观感是以蓝、红为主的高饱和色调,与腔体内侧的枪灰色纹路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
很多用户可能会担心金属腔体的耳塞带来的佩戴重量与下坠感,但小编年史身上完全不用担心这个事儿,毕竟真正的纯钛外壳密度仅仅只有钢、铜等密度的一半,虽然比铝要高,但因为钛金属的莫氏硬度足够高,所以只需要很薄的外壳材料,因此小编年史不论是拿着还是戴着,和常见的树脂壳的重量没什么区别。在佩戴方面,小编年史的腔体有一定的厚度、而且腔体内侧是比较平滑的弧度过度,并不会在耳甲腔处给到接近常规类公模树脂耳塞的那种吸附贴合感,主要是靠比较深的导管来进行固定,所以在佩戴的时候我个人会选择比平时的套子稍小一号的型号,能够获得更自然的声音与佩戴表现,比如我平时是用M居多,但是小编年史上我一般会用MS或者S。
需要注意的是,小编年史的导管口径偏粗,所以在更换很多第三方耳塞套的时候比较费力,但费力归费力,但像Final的E套、ddHiFi的ST35,稍微用点力还是怼的进去的,但像唐族的唐三彩贵族版因为是金属导管,所以形变的空间有限,这类耳塞套不一定能套上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Noble的原配线已经脱胎换骨了,尤其是他们官方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特殊材料以及使用混编的方式来进行耳塞的“调味”,现在有许多流落在二手市场的Noble旗舰耳塞的原配线价格不菲,我相信小编年史的这根可能也会有它的一席之地。材料方面是4N 纯银 + 6N单晶铜 + 镀钯 4N 纯银混编,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应该使用的是Pentaconn的插头,分线器也是独立定制的。
配置方面,能够看到小编年史基本上是和编年史的基础架构和设计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小编年史只有骨传导被缩减到了1颗,其他部分,10mm+7mm双动圈负责低频和极低频、四颗楼氏动铁负责中高频、两颗声扬静电负责补充极高频,而双振膜骨传导则是用来补足全频段的声音密度。Noble对骨传导的应用是相当有经验的,之前已经在Khan Kubulai Prestige上有了很好的实践,不过那次是基于稳定木腔体所使用,使用的是类似蜂鸣器原理的共振结构、整体带来的外部共振感比较强,而小编年史使用的是作用于全频段的带振膜的骨传导,这次不会有这个问题。
小编年史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它到底是属于素质流还是听感流的东西,单说硬素质的话,它的“主动发声单元”部分和售价双倍以上的编年史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你能够在它身上感受到极致炸裂的解析力与超高密度表现、尤其是低频部分,是非常典型的富有“权威感”的低频,也是我个人眼中达到耳塞领域里T0级别的大动态、密度、极低频深沉感、纹理细节的一副产品。它的低频和NG天空之城和EE家Legend EVO那种迅猛凌厉、注重打击感和极致瞬态的低频不完全是一类风格,而是行程要略慢一点、有轻微的Delay感,它的“沉下去”会比“收回来”的感觉要来的更明显,所以除了能够胜任偏重口味的金属类摇滚、电子乐以外,它在听大编制时候的低频下潜深度与适度的残响氛围都非常对味。另一个同样达到准T0级别的地方则是它的声场,毕竟听交响这玩意可不能只有低频和动态,声场的规模、尤其是纵深向前铺开的感觉有时候乃至比横向更重要,这一点小编年史也做的无可挑剔,它的声场与我印象中的大维京、编年史,都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了,而且还建立在它的人声更贴、更有情感的基础上所实现,这个结论的含金量相当高。
不过在切换多种类型的泛流行乐曲风以后,小编年史的女声表现、以及声音背景的纯净度、极高频那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又相当带感——可以明确的是它绝对不会像编年史那样中正、严肃,或者说带着一定正儿八经HIFI高保真的“正确感”,就拿这高频来说,它非常明亮、亮到有点假、过分华丽,但它的能量感延展又是丝滑的、线性的,不是直冲脑门儿的那种刺激和张扬、同时这份亮度给它带来了极难被替代的、高辨识度的清甜向女声表现,我个人认为小编年史是Noble历史上打造过的最好听的一副女声塞之一,和麒麟是不分伯仲的,它的女声可能没有麒麟那么清晰分明的人声气息吞吐感、绵密感、空气感,它就是单纯的甜、在人声的“干声”的部分有一种无脑的甜,甚至甜的发腻,尾韵的部分它会把女声的喉音的颗粒感与亮度再往上“勾”一点,在听绝大部分亚洲系女声的时候我真心觉得是纯纯的爽塞的程度,不论是那种小清新型的、还是带点厚度与磁性的女声,小编年史都可以赋予它一种像抹了蜜一样的甜润感。
有时候经常看到媒体老师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去谈高级感、调音的完成度,这个概念其实很抽象、也很难简单定义,我之前说过外观的高级感可以理解为叫做“看起来贵”,而小编年史就给我一种“听起来贵”的感觉,在起初不知道它售价的时候,我会认为它至少是一个可以和Viking Ragnar Prestige齐平的售价。要我分析在它身上的最大闪光点的话,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中一点我已经在前文中提过了,那就是它高频的延展非常的充分、丝滑、亮度也亮的非常足,没有给你一种畏首畏尾、顾此失彼的感觉,Noble的超旗舰从来就是在调音上非常果敢、知道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在把极高频和泛音给这么多、基音部分又做这么亮的基础上,还能把高频做的丝滑、衔接顺畅,这个是一门学问。第二点在于,它明明低频如此的充沛、极低频细节也非常的丰富,但整体听起来还是一个相对干净的底子、没有对中频带来掩蔽效应,更没有因为如此优秀的两端延展听起来像一个“两头翘”的声音,这一点我认为它远远胜过自家的Onyx系列、和之前那些偏流行的Prestige系列,是一个让我看到Noble的调音水准在进步、在进一步突破上限的状态。
最后提两嘴搭配上的事儿。小编年史灵敏度虽然是属于相对较高的、在耳塞里比较常见的数值,但8.6的阻抗对播放设备是属于“重负载”,我个人建议使用高频比较圆润、整体控制力较佳的播放器的低增益来驱动,还是那句话,别把容易推响当作真的还推。第二点,如果各位在线下试听环节,觉得小编年史没有我文中说的极高频丝滑感、低频也不够干净或者女声甜味儿还差点意思,可能和耳塞套有关,我收到的版本搭配的是E套(但原配套是敞口的普通硅胶套),所以各位在展会上可能听到的也是,它会把低频加多、压暗女声、同时吃掉了很大一部分规模的纵向声场,但这个套子倒不是不能用,如果你喜欢更近、更富有包围感的声场,希望增加一些男声醇厚度和更多的低频残响,那E套当然不失为一个相当有效果的“调味品”,同时作为和编年史几乎一致的单元配置,我鼓励各位给它换套、换线、搭前端来各种折腾,一定是有很明显的反馈的。
今年Noble的所有耳塞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两副,一副是香港展上听到的Kaiser10U,一副就是这个小编年史,如果说K10U对我而言有很高的情怀加成的话(年少时的“Dream IEM”),那小编年史纯粹是用产品的硬实力征服了我,器乐的表现走的是清晰开阔、偏华丽感的路线,而流行女声则是它真正的大杀器,但最重要的是,虽然这么贵的耳塞谈“性价比”听着或许有些荒谬,但在三万出头的价位上,它的硬素质其实与VKRP、麒麟等更贵的型号差距是非常小、乃至几乎不可闻的,至少在Noble家族里,它可能就是当前最具“性价比”的一个超旗舰。
来源:李凌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