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求:日本政府必须完全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承担日本引发全球冲突的责任。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发言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国际政坛掀起巨浪,直接瞄准了日本迟迟不愿彻底面对的二战历史罪责。
当地时间9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求:日本政府必须完全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承担日本引发全球冲突的责任。
图片来源环球网
拉夫罗夫强调,太平洋地区二战的结果——包括日本无条件投降——是战后国际秩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明确表示,俄方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继续开展各种教育和军事纪念活动,目的是查明日本就上世纪30和40年代所公开犯下各种罪行的新证据。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番表态毫不含糊。他选择在9月5日这一天发表声明,这个时间点距离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日仅一步之遥,政治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拉夫罗夫提出了两个核心要求:一是要求日本完全承认二战结果,二是要日本承担引发全球冲突的责任。这种直接点名的方式在国际外交中相当罕见,显示出俄罗斯在历史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俄外长还透露了未来的行动计划:俄罗斯将与盟友合作,继续开展教育和军事纪念活动,旨在发掘日本战争罪行的新证据。这表明俄方不仅满足于口头批评,更准备了实际行动。
拉夫罗夫特别强调,太平洋地区的二战结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这句话直接戳中了亚太地区最敏感的历史神经。
CNN近日罕见地以大量历史影像和证人证词,揭露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多地犯下的残暴罪行,直言“日本当年的行为实在太残暴了”。
报道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巴丹死亡行军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幸存者口述和珍贵史料,还原了日军系统性、大规模的反人类暴行。
CNN还对比了德日两国对待历史罪责的不同态度,暗示日本在历史认知和教育方面存在显著缺失,未能像德国那样彻底反省战争罪责。
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一批反映侵华日军罪行的新文物正式入藏。
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了114件(套)文物史料,其中包括1938年6月2日美国《肯》杂志刊发的长篇纪实报道《南京浩劫》。该文由约翰·马洛尼根据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的口述撰写,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
捐赠文物中,1945年8月14日美国《代托纳海滩晚间新闻》号外以“投降”为头版头条,见证了日本投降的历史瞬间。
来自泰州的尹愚夫老人捐赠的日军军刀,成为首件可精确追溯至具体战斗的日军实物罪证。其女儿尹强表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唤醒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日本对战争罪责的认识一直存在严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年轻一代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
据报道,日本小学生完全不知道日军侵华事实。去年,5名侵华日军后代携史料来到我国吉林公主岭市,在站前小学替父辈向中国人民谢罪。
其中,黑井秋夫选择了赤脚下跪,“作为日本人,我不能穿着鞋站在这片土地上。”黑井秋夫回忆,他曾与日本孩子谈起战争,“孩子们知道的事情太少了。”
这种历史认知的缺失不是偶然的,反映了日本长期以来在历史教育问题上的选择性记忆和政策导向。
俄罗斯不是唯一呼吁日本正视历史的国家。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关注一直在持续。
CNN的报道指出,日本对待战俘和平民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其暴行在二战历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此次报道被视为国际媒体对日本历史认知问题的一次重要发声。
在中国,二战受害者家属代表也已经行动起来。9月1日,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史实维护会组织以二战期间中国民间战争受害者遗属为代表的访日代表团,在东京向日本外务省递交了要求日本政府道歉的声明。
广东珠海市档案馆、金湾区档案馆近日联合举行“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赠阅仪式。这些资料以日本海军“妙高”舰信号员保科德光的个人视角,真实记录了该舰进犯华东、华南沿海城市的血腥暴行。
拉夫罗夫强调,铭记世界大战的教训是我们神圣的责任,以防止这一悲剧再次发生。这一观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战已经结束80年,但它的教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战后一代逐渐老去,如何传承历史记忆,成为了一个紧迫的课题。
俄罗斯此次高调发声,既是对日本的压力,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提醒:历史不容遗忘,罪责不容否认。
唯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这是国际社会从二战中汲取的最深刻教训,也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础。
就在不久前,珠海市档案馆刚刚接收了《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以日本海军信号员的个人视角,记录了该舰进犯华东、华南沿海城市的血腥暴行。
这些史料与CNN近期曝光的证据、南京新入藏的文物共同构成了一条证据链,它们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失效。
俄罗斯此次发出的强硬信号表明,日本逃避历史责任的空间正在缩小。80年过去了,二战的历史真相依然需要捍卫,而这场外交博弈才刚刚开始。
来源:在风雨过后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