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整版关注陵水这场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3:12 1

摘要:3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本次活动以“数智融合・开放创新”为主题,聚焦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自贸港政策机遇,吸引了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影视行业和学界的领军者,以及影视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者齐聚

《海南日报》2025年3月30日A03

整版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

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

↓↓↓

《海南日报》2025年3月30日A03版面

陵水:光影造梦新蓝海

影视剧拍摄现场。海风国际影视基地供图

俯瞰陵水海风国际影视基地。(资料图)

陵水清水湾的灯塔。(资料图)

在这个数字与光影交织的时代,海南自贸港正以开放之姿拥抱全球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3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本次活动以“数智融合・开放创新”为主题,聚焦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自贸港政策机遇,吸引了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影视行业和学界的领军者,以及影视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者齐聚一堂,搭建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共探自贸港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此次活动不仅是政策红利的深度解读、技术前沿的思想碰撞,也是一扇展现产业融合实践探索的窗口。近年来,陵水以“天然摄影棚+数字新基建”为引擎构建的影视产业生态令人瞩目,这片以“基金+基地+赛道”创新模式发展影视短剧产业的热土,正致力于打造北纬18度的光影造梦新蓝海。

从“拍摄取景地”到“产业生态圈”

“三湾三岛两湖两泉一山一河”星罗棋布,热带雨林、湿地、潟湖等生态自然景观得天独厚,黎苗风情、疍家民俗等人文资源别具魅力……独特的场景资源让陵水成为“天然摄影棚”。近年来,《消失的她》《乘风2025》《我在岛屿读书》等热门影视剧、综艺作品相继在此取景拍摄,进一步提升了陵水的知名度。

将目光投向这个海滨县城,如今这里已不仅是炙手可热的影视拍摄取景地,更逐渐蜕变为一个集创作孵化、拍摄制作、文化出海、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影视产业生态圈。

对于影视产业这一风口,除了优质的生态人文资源优势,陵水何以延链扩圈?不妨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看起。

近年来,陵水聚焦“向数图强”,依托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国际海缆登陆站、海底数据中心数字基座“新三样”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打造海南(陵水)国际数据港和陵水国际创作者港湾。当前,陵水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陵水·数字文创)为支点,构建以“场景矩阵+人才生态+数字基建+政策引擎”为核心的全新影视产业生态。

全球首个海底智算中心集群启用,全省首个重点园区万兆光网试点部署,全省首个数字经济联合创新平台“黎安数字实验室”运营,陵水数字文化产业云平台和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建成并具备服务能力……在陵水,数字新基建加速布局、多点开花,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和创新支撑。

再看人才生态方面,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将为影视、数字制作等领域输送专业化人才,陵水与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在陵水,影视产业正逐步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闭环生态。

不仅用优势资源叠加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陵水也在县级层面出台支持政策。投融资方面,陵水于2024年设立海南首个县域高质量发展基金,为影视产业的投资发展提供全周期资金保障,还陆续出台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园区企业用工支持等数字经济产业支持政策,旨在为影视工作者提供“政策更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创作沃土。

“基金+基地+运营”模式助力短剧出海

在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海风国际影视基地内,90个精心设计的拍摄场景实现了“移步换景”的奇妙体验。从东南亚风情的警局到现代机场候机大厅,再到神秘的古堡空间……剧组人员只需推开一扇门,就能瞬间切换拍摄场景。

据悉,海风国际影视基地由陵水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泥藕投资合伙企业、海宁齐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由陵水影黎万像数字传媒产业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当前,基地正以“基金+基地+运营”的创新模式,打造海南自贸港的影视产业生态圈。

“基地能够提供内容、拍摄、后期、发行、影视剧组服务、演员公会等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造扎根陵水短剧相关服务的功能性产业集群。”陵水影黎万像数字传媒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琼雪介绍,目前,基地已落地陵水科创基金和短剧内容投资基金,将为短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拍摄设施和专业的服务团队,海风国际影视基地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自2024年8月10日开放以来,基地已接待了30余部多元题材、风格的剧集摄制。

“得益于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资金、人员、数据的便利流动都有利于短剧出海产业发展,如外籍演员入境海南免签等,很有利于剧组拍摄。基地合作平台也将提供‘线上协同—翻译—发行—版权保护—投流—分销’完整链路解决方案,助力短剧海外发行。”李琼雪说。

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加速集聚,陵水正逐步形成以“短剧出海”为特色的影视产业生态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影视短剧正成长为陵水推动文化出海和发展创作者经济的‘生力军’。”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上,陵水县委书记吴海峰坦言。

接下来,陵水将继续凭借四维优势,构建短剧产业从创意孵化、高效拍摄到全球分发的全链条闭环,为剧组提供降本增效的“硬核”竞争力,为数字文化出海提质增速。

陵水影视产业生态优势

一、场景矩阵优势

1.影视基地

·1.4万平方米的海风国际影视基地

·规划改造约2万平方米的国际影视街区

2.自然场景

拥有热带海湾、热带岛屿、热带雨林、湿地、潟湖等自然景观

3.人文场景

·以渔文化为代表的渔村群落和疍家部落

·以特色文化为代表的黎苗村寨和以历史遗迹、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乡村群落

二、人才生态优势

1.人才资源网络搭建

·海归小镇短剧产业

·包含群演资源网络、选角经纪服务、剧本创作及服化道基础服务等在内的影视人才配套服务

2.产学研用融合体系构建

·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为影视后期制作的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依托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平台,形成“技术筑基、艺术赋能、国际视野”三位一体培养架构

三、数字基建优势

1.数字底座

·全球首个海底智算中心

·陵水数字文化产业云平台

·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

2.链路优势

两条国际海底光缆直通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带宽高达160Tbps,较内地光缆延时降低90%,可为影视产业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四、政策支持优势

1.自贸港政策优势

享受6个方面的海南自贸港政策,以及“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特殊财税政策

2.当地支持政策

·投融资方面

·设立县域高质量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4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

·政策支持方面

·出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园区企业用工支持等数字经济产业支持政策

陵水:深化产教融合,为影视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3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在陵水举办。海南日报王程龙。

近年来,陵水黎族自治县依托北纬18度的天然摄影棚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推动影视产业强势崛起,在短剧全球化布局、产教融合生态构建、影视工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何培养出高水平影视人才,进一步为陵水影视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3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举办,与会嘉宾在主题分享和产业对话环节,为陵水培养复合型影视人才建言献策。

CG技术、绿幕合成、虚拟拍摄、AI生成……当下,新技术的浪潮推动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变革。作为兼具数字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双重属性的影视产业,如何培养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向来是业内的热门讨论话题。

“审美是影视人才的功底,AI则是一种辅助工具,二者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万生华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程表示,未来AI赋能的影视行业既会带来交叉学科间的碰撞,又会带来跨行业人才之间的深度交流。

上海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江海洋表示,影视数字制作产业是人才密集型的工业,需要多“兵种”、多层次的新型人才,需要能调教AI模型、能操作虚拟拍摄的“新工种”。

如何为陵水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影视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培养复合型影视人才的沃土。

“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借助AI大模型辅助教学,让学生借助工具更快学习心理学、传播学、艺术等多领域的知识,在有着多元学科的基础之上,教会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驾驭’AI,从而服务于影视行业的发展。”张勤表示。

与此同时,如何让人才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为影视行业输送“上岗即上手”的复合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是与会嘉宾的一致观点,也是近年来陵水培养人才的发力点。

近年来,陵水在数字经济和影视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以“数字文创海归小镇”为支点,构建了以“场景矩阵+人才生态+数字基建+政策引擎”为核心的全新影视产业生态。在人才生态优势方面,陵水系统整合全域产教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人才生态体系。

“行业急需的调教大模型的新工人,能操作虚拟拍摄的新工种,我建议影视院校和科技企业联手让学生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影视的多元场景中摸爬滚打,培养出过硬的实践能力。”江海洋表示。

“陵水要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打造学术导师与产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模式,发挥产业导师培养人才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深度参与,实现校企联合精准育人,有效地补齐学生知识和技能短板。”厦门市融视影视产教融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正说,陵水还可以推动产业学院的建设,打造对高校、企业开放的研学基地,通过具体的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陵水要借助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优势,培养出更多与国际接轨的影视人才,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周正表示。

海南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

赋能海南影视行业发展

当前,在推动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需要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这一根基,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平台同样十分关键。对此,陵水黎族自治县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政策优势,打造海南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构建链接全球的数字内容产业生态。

3月29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上,蓝海彤翔集团董事长鲁永泉向与会嘉宾推介海南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并展示平台如何赋能海南影视行业发展。

“以制作一部电影为例,在其内容生产到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环节的服务皆有需求,例如许多影视项目会将特效制作、集群渲染等工作,交给更擅长的团队来做。因此全球范围跨地域的协同分工是行业常态。”鲁永泉表示,在这一市场背景下,一个能够集聚、调度上下游资源的数字内容产业平台至关重要。

2023年,蓝海彤翔集团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发展控股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海南蓝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超算技术为基石,以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围绕海南自贸港数字服务贸易等优势,打造海南陵水数字内容产业平台。

IP孵化、项目众包、版权保护、离线渲染……在海南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的网页里,数字内容生产能够选择全流程服务。而服务商库里则已汇聚了许多优质企业、工作室、个人艺术家等,用户可以查找和选择符合其需求的服务商,更加快捷方便地开展业务合作。

据悉,作为平台的核心系统,数字内容生产流程管理系统能够对影视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域协同创作,并对项目的全流程进行专业、深度地管控。

“入驻数字内容产业平台后,项目所有数据的交互、管理都能在平台系统内完成,并通过整合实现生产需求和生产资源的匹配。”在鲁永泉看来,平台旨在打造一个让资源、人才、技术等结合起来的数字文创产业生态,让各类要素在行业内循环流通。

针对平台如何赋能海南影视行业发展?鲁永泉同样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平台+生态”双维赋能,助力构建海南影视产业全球发展新格局。“未来,我们会继续以陵水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重点吸引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及优秀创意人才到陵水落地,打造以陵水为基础,辐射东南亚,业务覆盖全球的影视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鲁永泉说。

“链路+平台”双擎驱动,打造海南影视产业出海新枢纽。“陵水可以充分依托国际海缆登陆站这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数字内容国际传输枢纽,构建高效的数字内容出海通道,助力中国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跨境数字服务体系,为影视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通道保障。”鲁永泉说。

记者:王迎春、余佳琪

摄影:王程龙

编辑:周晓凡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lsfbtg@163.com

来源:陵水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