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上大多数独立起源的古代文字(如汉字、埃及、苏美尔、玛雅文字)都以象形为起点。英语似乎一开始就是拼音文字,但它的字母,从拉丁字母追溯到希腊字母,再追溯到腓尼基字母,终能见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子。但甭管怎么说,世界这么多民族,这么多国家,其文字几乎是拼音文字的
世界上大多数独立起源的古代文字(如汉字、埃及、苏美尔、玛雅文字)都以象形为起点。英语似乎一开始就是拼音文字,但它的字母,从拉丁字母追溯到希腊字母,再追溯到腓尼基字母,终能见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子。但甭管怎么说,世界这么多民族,这么多国家,其文字几乎是拼音文字的一统天下,唯独中国是表意的方块字,这太特殊了,也太奇怪了。因此,一旦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拼音文字领先世界的西方国家必定看着汉字不顺眼,很容易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必定与文字落后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达成共识,必须废除汉字,走拼音文字之路。我当年上初中的时候,还见过一些读物,完全是拼音,那时候真的以为未来的文字就是这样的。此诚汉字的危机存亡之秋也。
是的,即使新中国建立以后,高层对文字改革的根本目标也仍然是拉丁化,拼音化。然而第一,高层认为此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立刻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第二,高层认为文字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群众的意愿。于是中国文字改革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汉字简化和创制汉语拼音方案这两件事上。结果成效很好,简化汉字和拼音方案大大缓解了汉字的难写难认难记的问题。加上新中国无以伦比的动员能力和执行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成绩非常好,百姓普遍接受和认同了方块字,拉丁化开始变得不那么迫切了,后来就显得没必要了。于是拉丁化脚步就停下了。正是实事求是的办事精神,挽救了汉字。汉字活过来了!
汉字度过了生存危机之后,生机盎然。到了八十年代,出了石破天惊的一件事:王选解决了汉字的电脑输入问题。这一下,汉字就和最现代的传播工具接轨了。汉字落后的论调失去了最大的论据。王选被人们称为“当代毕升”。汉字抬起头了!
今年又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梁文锋的深度求索大模型性能赶上了甚至超过了西方的AI大模型,而它是用汉字训练的。这证明汉字不但不妨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而且有更胜一筹之处。这一下全世界对汉字都不得刮目相看了。加以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兴起了汉语热。汉字站起来了!汉字硬是用百年左右的时间,从公认落后的文字一跃而成了先进的文字。这是何等的奇妙!这可真不是简单的运气问题,说明我们老祖宗造字的时候,确实太有智慧了。五四先贤们若看到汉字有今日的排面,不知如何感慨。
然而感慨归感慨,冷静归冷静。按理说,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其长项和短板,只不过过去外国人也包括我们自己,眼睛光盯着汉字的缺点,而且把缺点放大了,才形成了汉字落后论。现在翻身了,各种骄傲和自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出现一些溢美之词也不奇怪。现在需要的不是泼冷水,而是踏踏实实发扬汉字真实的优势,规避汉字的短板,把汉字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3,26
来源:老王老师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