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静安区彭浦新村,72岁的王先生正悠闲地摆弄着自家阳台的花草,偶尔还能绕着小区散步与邻居闲谈。很难想象,半年前他还是一位被慢性心力衰竭折磨得行动不便的患者,而这一转变源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心内科的“智护心衰,慧启新生”智慧护理项目。日前,该项目荣获静安区“智
转自:上观新闻
在静安区彭浦新村,72岁的王先生正悠闲地摆弄着自家阳台的花草,偶尔还能绕着小区散步与邻居闲谈。很难想象,半年前他还是一位被慢性心力衰竭折磨得行动不便的患者,而这一转变源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心内科的“智护心衰,慧启新生”智慧护理项目。日前,该项目荣获静安区“智慧护理”一等奖,护士长张继超同时获评“静安区明星护士”称号。
王先生退休后最爱莳花弄草,但近两年连爬楼梯都气喘吁吁。去年秋天一场感冒后咳血,在社区筛查中被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足40%,BNP(B型钠尿肽)指标超标近10倍。住院期间,他体验到了智能化护理的创新服务:移动式血氧仪、心电监测仪等设备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数据异常会立即触发预警系统,护理效率提升40%。王先生感慨道:“这些‘电子哨兵’让人特别安心。”
出院后,护理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延续性护理方案,通过“心衰日记”记录每日健康数据,加入“心衰智联社区群”获得实时专业指导。有一次,王先生半夜胸闷,夜班护士通过远程指导,帮助王先生及时缓解症状,并叮嘱次日复查。在专业管理下,王先生掌握了“少量多次饮水法”,每日进行六分钟步行训练,心功能从Ⅲ级改善至Ⅱ级,半年未再住院,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
护士长张继超介绍,“智护心衰,慧启新生”智慧护理项目创新性地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护理融合,构建了院内―院外―社区的精准化管理模式。智能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漫画版宣教材料、防走失铃铛等细节设计提升住院安全;电子档案结合微信群使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达到80%以上;定期举办病友茶叙会,由心理咨询师疏导情绪。目前该项目经验已在静安区北部医共体单位内进行分享与推广,累计惠及超千名患者及家属。
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开展的护理项目评选中,该案例展现了智慧护理在提升患者体验方面的显著成效。通过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不仅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更探索出一条慢性病管理的新路径,为医疗护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
栏目编辑:史佳林 文字编辑:潘嘉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