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无事,翻开手机,满屏皆是自媒体的喧嚣。有高声疾呼者,有低声细语者,有故作深沉者,有装疯卖傻者,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今这自媒体的路,倒是走得热闹,只是走得多了,路也便成了泥潭。
近来无事,翻开手机,满屏皆是自媒体的喧嚣。有高声疾呼者,有低声细语者,有故作深沉者,有装疯卖傻者,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今这自媒体的路,倒是走得热闹,只是走得多了,路也便成了泥潭。
一、标题党的“艺术”
自媒体的标题,大抵是极讲究的。明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偏要冠以“惊天动地”“震撼全球”之类的字眼。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吸引眼球。于是,标题成了“艺术”,内容却成了附庸。读者点进去,往往大失所望,却又无可奈何。这便是标题党的“高明”之处——用最少的字,骗最多的点击。鲁迅先生若在世,大概会冷笑一声:“这不过是‘瞒和骗’的老把戏罢了。”
二、抄袭与洗稿的“智慧”
自媒体的内容,大抵是极“丰富”的。今日张三写了一篇好文,明日李四便拿来改头换面,成了自己的“原创”。更有甚者,连改都懒得改,直接复制粘贴,美其名曰“分享”。这便是自媒体的“智慧”——用别人的心血,赚自己的流量。鲁迅先生曾言:“拿来主义,原是极省事的。”如今这“拿来主义”,倒是被自媒体发扬光大了。
三、煽情与贩卖焦虑的“生意”
自媒体的情感,大抵是极“充沛”的。今日教你如何月入十万,明日告诉你再不努力就被时代抛弃。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打动人心。于是,煽情成了“生意”,焦虑成了“商品”。读者看了,心中惶惶,却又无处可逃。这便是自媒体的“生意经”——用最廉价的情感,赚最丰厚的利润。鲁迅先生若见此情景,大概会叹道:“这不过是‘吃人’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四、虚假与夸大的“真相”
自媒体的真相,大抵是极“模糊”的。今日说某明星出轨,明日传某富豪破产。消息来源不明,事实不清,却偏偏说得言之凿凿。于是,虚假成了“真相”,夸大成了“常态”。读者信了,便成了谣言的传播者;不信,却又忍不住好奇。这便是自媒体的“真相”——用最荒唐的谎言,赚最真实的流量。鲁迅先生曾言:“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如今这谣言,倒是成了自媒体的“利器”。
五、结语
自媒体的乱象,大抵是极“繁荣”的。标题党、抄袭者、煽情家、谣言贩子,各显神通,热闹非凡。然而,这热闹的背后,却是内容的贫瘠与道德的沦丧。鲁迅先生若在世,大概会冷冷地说一句:“救救孩子。”
如今,我们或许也该说一句:“救救自媒体。”
来源:善良雪梨nBI6qoB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