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拟重点推进或争取纳入“十五五”规划的铁路项目有哪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6 01:05 1

摘要:根据陕西省发改委、交通厅及国家铁路局公开信息,结合《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动态,陕西省在2026-2030年期间将重点推进以下铁路项目,涵盖高铁干线补强、区域协同联通、货运通道升级、枢纽能级提升四大方向: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交通厅及国家铁路局公开信息,结合《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动态,陕西省在2026-2030年期间将重点推进以下铁路项目,涵盖高铁干线补强、区域协同联通、货运通道升级、枢纽能级提升四大方向:

包鄂榆高铁(包头—鄂尔多斯—榆林)

进展:2025年4月完成内蒙古与陕西联合踏勘,进入实质推进阶段,预可研尚未进入审查。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277公里,设包头东、鄂尔多斯南、榆林南等站,衔接包西高铁与太中银铁路。意义:贯通包海通道,实现包头至西安高铁贯通,助力呼包鄂榆城市群“1小时通勤”,推动能源经济转型。挑战:需协调陕西、内蒙古分段建设标准,解决榆林段生态脆弱区施工问题。

太绥高铁(太原—吕梁—绥德)

进展:预可研已完成,但预可研审查未提上日程,榆林国土空间规划已放弃过境榆阳区方案。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296公里,设太原枢纽、吕梁南、绥德西等站,衔接延榆鄂高铁。功能:填补陕北高铁空白,太原至绥德1.5小时直达,强化青银通道运能。战略价值:服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与京津冀联动,年货运能力提升至3000万吨。

西合高铁(西安—南阳)

进展:商洛至南阳段已启动规划研究,丹凤县2025年开展线站位方案招标,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设计:时速350公里,陕西段275公里,投资480亿元,衔接西十高铁与南信合高铁。目标:新增西安至上海高铁通道,填补徐兰、沿江高铁间400公里横向通道空白,带动秦巴山区发展。

兰汉十高铁(汉中—安康—十堰段)

进展:汉中至十堰段纳入规划可能性较大,沿线已启动前期研究。设计:时速350公里,设计为西北至华东新干线,服务川陕鄂协同发展。意义:解决巴南铁路断头路问题,汉中至十堰车程缩至1.5小时,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联动。

安康至十堰至南阳高铁(安十南高铁)

进展:2025年5月启动预可研,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400公里。功能:构建陕鄂豫跨省通道,安康至南阳2小时直达,强化秦巴山区与长三角联系。

延临长高铁(延安—临汾—长治)

进展:2025年2月启动预可研,规划时速350公里,全长380公里。目标:填补陕北至华北通道空白,延安至济南4小时通达,服务革命老区振兴。

银太高铁(太原—绥德—定边)

进展:绥德以东段进入可研审查,宁夏段预可研招标启动。设计:时速350公里,陕西段270公里,衔接包西高铁与青银通道。意义:定边至太原1.25小时直达,西安至青岛7小时通达,支撑陕北能源外运。

西韩侯高铁(西安经韩城至侯马)

全长约260公里,拟以城际铁路功能纳入国家规划,新增陕晋高铁通道。

宝汉铁路(宝鸡—汉中)

进展:2024年启动规划研究,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初步方案。设计:时速160公里,填补太白县、留坝县铁路空白,衔接宝成铁路与西成高铁。功能:服务秦岭生态旅游带,年货运量提升至800万吨。

西安东站扩建

进展: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规划“五线交汇”枢纽(西十高铁、西延高铁、西康高铁、银太高铁、西合高铁)。目标:2030年旅客发送量突破8000万人次,货运量达1.2亿吨,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延安综合枢纽升级

规划:整合延延高铁、延榆鄂高铁及普速线路,建设“空铁联运”体系。功能:提升陕北物流中转效率,年货物周转量增长40%。

关中城市群阎良至机场铁路

17号线城际铁路,连接航空制造重镇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安张衡铁路(安康—张家界—衡阳)

进展: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建设时序待定。设计:时速160公里,填补陕南至湘西铁路空白,服务旅游与生态经济。

榆府城际铁路(榆林—府谷)

进展:2025年府谷站开通快速列车,客流数据支撑前期研究。目标:延伸至呼和浩特、忻州,强化陕蒙能源通道,设计时速200公里。

实施优先级与挑战优先级排序

第一梯队:包鄂榆高铁、太绥高铁(国家战略通道);第二梯队:西合高铁、兰汉十高铁(区域协同需求);第三梯队:货运通道与枢纽扩建(存量优化)。

陕西省“十五五”铁路规划以 “强干线、补短板、促融合” 为核心,重点推进包鄂榆高铁、太绥高铁等8个项目,力争到2030年实现 “市市通350高铁、米字型枢纽全面建成”,形成“四纵四横”高铁网与“双核多极”货运体系。建议关注2026年国家铁路局《“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获取最终批复信息。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