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光瓶酒“王者”牛栏山,为什么卖不动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02:09 1

摘要:据顺鑫农业2025半年报显示,白酒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06亿元,同比减少23.25%,其“现金牛”大单品“白牛二”销量下滑33.05%,库存同比激增652.13%。

前些年,提起光瓶酒,牛栏山二锅头尤其是俗称“白牛二”的陈酿酒,是绕不开的存在。

近年来,光瓶酒市场爆火,被众多酒企视为穿越周期、抢占大众的最后救命稻草,争先恐后布局光瓶酒。

而这一赛道曾年销百亿的王者级玩家,却陷入了销量连年下滑、动销艰难的困境。

据顺鑫农业2025半年报显示,白酒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06亿元,同比减少23.25%,其“现金牛”大单品“白牛二”销量下滑33.05%,库存同比激增652.13%。

曾经的光瓶酒“王者”牛栏山,在光瓶热的行业趋势下,为什么卖不动了?


牛栏山的“民酒”逆袭

1952年,国营牛栏山制酒厂成立,1988年注册“牛栏山”商标,1996年推出经典二锅头系列。

1998年顺鑫农业上市,牛栏山作为核心业务加速全国化。2003年,牛栏山推出战略大单品——“陈酿白酒”(俗称“白牛二”),以10-20元的高性价比、绵甜柔和的口感,精准切入被忽视的大众消费市场。

2008年通过大经销商体系铺货全国,覆盖超500万家终端,实现“有人的地方就有牛栏山”,成为“农民工酒桌标配”,日均销量达230万瓶,带动营收突破百亿。

巅峰时期,“白牛二”单款年销量突破8亿瓶,撑起了牛栏山百亿营收的半壁江山,更让其坐稳了光瓶酒市场的王者宝座,销量远超老对手红星二锅头。

但从2022年开始,牛栏山销售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现在正遭遇全方位的冲击。


牛栏山的发展困境

牛栏山的困境源于需求端的变化。其核心客群(农民工、蓝领等)受房地产、基建行业调整影响,消费能力与场景缩减;同时消费升级下,“低端”“民工酒”的固化标签让其难以吸引中产阶级,而Z世代对个性化、年轻化的追求也与品牌传统形象脱节。

2022年白酒新国标实施后,“白牛二”因含添加剂被划为调香白酒,引发消费者品质信任危机。

供给与竞争端的压力。公司过度依赖“白牛二”,新品“金标陈酿”38元定价,低端客群嫌贵、高端客群不认。叠加包材、粮食成本上涨且缺乏定价权,性价比优势持续丧失。

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头部酒企降维打击,区域酒企凭地缘优势蚕食份额,牛栏山品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凸显。

渠道动力衰竭与内部管理动荡。终端与经销商因利润微薄缺乏推广积极性,导致产品终端“失声”;三年三次更换总经理则造成战略摇摆、执行断层,进一步扰乱了经营节奏。


牛栏山的百亿市场,被谁分割了

从区域到全国,从低端到中高端,牛栏山曾经垄断性的市场份额正被全方位分割。

本土二锅头同行抢占下沉市场基本盘,他们凭借纯粮标签和相似的价格,不断分流牛栏山的传统客群。

20元价位以下,京都二锅头以14.5元/500ml的纯粮产品,直接对标“白牛二”的价格带,主打同价纯粮,分流了大量价格敏感且注重基础消费品质的消费者;红星二锅头以19元/500ml的固态纯粮产品巩固大众市场,“正宗二锅头”的品牌认知,吸引了拒绝“添加剂酒”的客群。

永丰二锅头以23元/500ml的纯粮定位,略高于“白牛二”但主打“品质升级”,抢占愿意为更好口感多支付少量成本的消费者。

此外,紫禁城二锅头,定价50元左右的中高端纯粮产品,切割追求二锅头高端体验的市场。

在北京等传统优势市场,牛栏山面临来自其他二锅头品牌的直接挑战。消费者更加注重“纯粮酿造”,导致牛栏山因“配制酒”身份陷入被动。

图源网络

头部酒企以“品牌+品质”的优势,抢占30-50元主流升级价位带,直接压制了牛栏山的中端市场。

汾酒黄盖玻汾,价格约42元/500ml,凭借汾酒的全国性品牌影响力成为消费升级后大众的首选。牛栏山38元左右的“金标陈酿”,品牌不如汾酒、价格也无绝对优势。

五粮液推出尖庄系列,定价20元-50元/500ml范围,在中低端市场成为大牌平替。

洋河推出40元/500ml的新蓝天洋河大曲,郎酒推出18元/100ml的小郎酒及48元/500ml的顺品郎。

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品牌号召力,更在口感、包装、传播上更贴近升级消费者,直接挤压牛栏山的市场空间。

图源网络

各区域小酒企凭借对本土消费习惯的熟悉、低成本的渠道运营以及灵活的促销策略,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不断分割牛栏山的份额。

这类酒企通常推出10-40元的光瓶产品,主打本地酿造和家乡味道,通过乡镇集市、社区便利店等下沉终端密集铺货,并配合熟人社交营销、节日促销等活动,精准抓住对本土品牌有认同感、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例如河南的宝丰、四川的叙府等区域酒企,均在本地光瓶酒市场形成了对牛栏山的有效拦截。


牛栏山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整体呈现产量缩减、挤压式增长态势,行业内部分化加剧,消费端由“量”向“质”过渡。

在此背景下,结合其半年报战略,牛栏山要走出困境,需要从产品、品牌、市场、渠道四大维度系统性发力。

1、产品:优化结构,打破单一依赖

摆脱对“白牛二”的过度依赖,推动产品线向中高端延伸。高端端发力“经典二锅头”“百年牛栏山”等系列,通过限量发行、定制服务强化稀缺性与附加值,吸引高净值人群。

中端聚焦“金标陈酿”“牛栏山一号”,升级口感与包装,加大推广力度,力争成为30-40元纯粮光瓶酒领军产品。

低端对“白牛二”“传统二锅头”进行品质升级,在保持亲民价的同时提升口感稳定性,优化包装贴合现代审美。

同时,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低度、风味化、小瓶装产品,拓展新消费场景。

2、品牌:重塑形象,强化文化链接

以“新国标”为契机,加速推进产品纯粮化升级,明确传递“纯粮酿造”的品质信号。加强对“金标陈酿”等升级产品的市场教育,重建消费者对牛栏山的品牌形象。

通过内容营销(如《烟火人间》短剧),结合社交媒体话题互动,增强用户粘性;举办新品发布会、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事件营销,提升行业认可度;开发工业旅游、文化体验店等文旅融合方式,提升品牌年轻化、文化感和体验感,传递品牌价值。

3、市场:深耕重点区域,开拓新兴增量

北京市场优化营销矩阵,加强与本地经销商合作,提升终端覆盖率与陈列效果,强化消费者忠诚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通过品鉴会、本地化营销活动,逐步渗透并扩大市场份额。

瞄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消费升级趋势,联合本地经销商完善下沉渠道,开展针对性促销;加大电商平台投入,布局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打通线上线下会员体系、库存管理,实现“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融合体验。

4、渠:重建终端动力

优化经销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终端利润空间和推广积极性。加强终端形象标准化管理,提升产品陈列与品牌曝光。推动渠道数字化,实时监控动销与库存,提高响应速度与运营效率。

光瓶酒的市场仍在增长,只是竞争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曾经的光瓶酒王者能否再次跟上时代,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美食征途宇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