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113A1非正式名称为“加文”(Gavin),是一款轻型装甲全履带式可空运装甲运兵车,设计用途为运送人员及特定类型物资。M113系列由福特(Ford)公司与凯撒铝业化学公司(Kaiser Aluminium and Chemical Co.)于20世纪50年
M113A1系列全履带装甲运兵车(APC)
M113A1非正式名称为“加文”(Gavin),是一款轻型装甲全履带式可空运装甲运兵车,设计用途为运送人员及特定类型物资。M113系列由福特(Ford)公司与凯撒铝业化学公司(Kaiser Aluminium and Chemical Co.)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M59与M75装甲运兵车的基础上研发而来。该车型可在溪流与湖泊中执行两栖作战任务,能在复杂地形长时间越野行驶,也可在铺装道路及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
M113系列全履带装甲运兵车于20世纪50年代末启动研发,首批车辆于1960年完工,初期搭载汽油发动机。1964年,搭载柴油发动机的M113A1取代初代M113投入量产;此后,在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多项改进的M113A2又接替了M113A1的位置。该系列最新车型为M113A3,于1987年列装,改进之处众多,包括换装更强力的发动机、加装防崩落衬层,以及可选用附加装甲。截至1999年,M113及其衍生车型总产量已超7.6万辆,其中约4500辆由意大利奥托布雷达(OTOBREDA)公司生产。基础型M113具备完全两栖能力,在水中依靠履带划水推进;入水前需将车体前部的防浪板竖起,并启动舱底泵。
自1960年初次列装以来,以M113为基础研发的各类装备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该系列已衍生出40多种已确认的特定型号,而经过小幅战地改装的车型数量更是数倍于此。许多改装型号由外国政府主导研发,以满足其本国的特定需求。尽管部分较老旧的M113衍生车型正逐步退役、退出部分国家的装备序列,但该系列(FOV,即“车族”)的其他成员仍在进行升级改造与构型调整,部分甚至以全新装备的形式列装。
M113车族(FOV)总产量已超8万辆。目前仍有新型M113车族装备在生产,同时现有底盘也在升级改造,以达到现代化构型标准。
M113装甲运兵车是首款现代“战场出租车”,其研发目的是在机械化战场上运送步兵部队。该车型搭载一台底特律(Detroit)二冲程六缸柴油发动机,动力通过3速自动变速箱与转向差速器传递。主武器为一挺12.7毫米(.50 Cal)重枪管机枪,副武器为一挺7.62毫米(.30 Cal)机枪。M113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制造,这使得它在重量远轻于钢质装甲车辆的同时,具备与钢相近的部分强度。这种显著的重量优势不仅让M113可使用相对小型的发动机驱动,还能在越野环境下运载较大载荷,且具备水上“浮游”能力。
需注意,若M113的任一履带板受损,车辆将无法执行任务。若车辆出现履带脱落、履带板断裂或履带甩脱等故障,在维持车辆控制时必须格外谨慎:驾驶员需立即松开油门,让车辆滑行至停止,切不可采取制动操作(如踩制动踏板)或使用横向移动、原地转向等任何转向控制功能——否则车辆会向仍完好的履带一侧偏移,可能导致翻车。只有在极端必要的情况下(如车辆正接近深谷、悬崖,或面临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的其他灾难性后果),驾驶员才可仅使用制动操作。当车辆即将翻车时,留在车内比在车辆仍运动时试图跳出更安全:乘员可能因撞击车内金属部件受轻伤,但若试图跳车,车辆翻车时可能将其碾压。车辆停稳后,乘员应尽快撤离,因为泄漏的燃油与机油可能起火。在此类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首要任务是关闭发动机并切断总开关,以将起火风险降至最低。
M113基础型装甲运兵车
初代M113装甲运兵车(APC)为机动化军事行动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该车型可在装甲防护下,携带11名士兵及1名驾驶员、1名履带车长,穿越敌方战场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款新型车辆具备可空运、可空投、可浮游的特性,让作战计划制定者能将装甲运兵车纳入更广泛的作战场景,包括多种“快速部署”任务。M113的成功使其迅速成为一款车族的基础平台,早期衍生型号包括指挥车(M577)与迫击炮运载车(M106)两种构型。
M113A1型装甲运兵车
M113系列的首次重大升级始于1964年,M113A1套件将初代车型的汽油发动机替换为212马力的柴油动力套件。这套新型动力传动系统很快被整合到现有车族中,催生出M113A1装甲运兵车、M577A1指挥车、M106A1迫击炮运载车,以及多款全新衍生装备。部分新型衍生装备基于M113装甲底盘研发(如M125A1迫击炮运载车与M741“火神”防空车),另有部分基于无装甲底盘研发(包括M548物资运输车、M667“长矛”导弹发射车与M730“小檞树”导弹发射车)。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