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父胡志明,为何曾在全国悬挂毛主席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00:54 1

摘要:可以讲,在受汉文化影响方面,越南程度最深,和我国有着深远的渊源。然而如今的越南,却背负了“背信弃义”的骂名,还自认为是南越的继承者,自吹是“南天中华”。

提及越南,人们会忆起此地古时称作“交趾”,各朝之中华夏的印记处处留存。从南越王赵佗,到伏波将军马援,再到坚守交州区域的士燮。

在华夏大地已有所发展之际,越南地区尚未形成国家的概念。直至炎黄抵达此地一千年之后,越南才开启了文明进程,建立起封建国家。

可以讲,在受汉文化影响方面,越南程度最深,和我国有着深远的渊源。然而如今的越南,却背负了“背信弃义”的骂名,还自认为是南越的继承者,自吹是“南天中华”。

实际上,这个国家在二战结束后的独立,和我国的关联极为紧密。咱们先来品鉴一番越南国父胡志明创作的汉诗。

胡志明曾随中国一同开展抗战。1942年至1943年期间,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的胡志明,曾留下“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的诗句。

另有一首广泛流传的“狱中诗”:肉体被困于狱中,精神却超脱于狱外。若想成就伟大的事业,精神境界更需高远。前者恰似唐朝诗人王勃“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所展现的壮志与豪情,后者表意直白,旨在抒发志向。

诚然,在毛主席、叶挺将军等先辈们的明志诗这等佳作已然出现的情况下,对于胡志明的这首“狱中诗”,的确难以让人感到十分惊艳,也难有诸多感慨。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越南民众始终敬仰着胡志明,在胡志明主政越南期间,越南全国曾悬挂毛主席的画像。为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尊崇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呢?这就得从被称作拥抱中国的“红老弟”胡志明先生及其奋斗经历说起。

1885年,中法战争落幕,这是一场耻辱之战,最终以清政府“战胜求和”收尾,堪称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不败而败”的外交失利。

中国清政府作为胜利者的“俘获物”,同法国签署了《中法新约》。这又是清政府签订的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

瞧瞧这份由“胜利者”苦苦哀求得来的和约究竟是怎样的。和约里明确,法国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时,按照现有的通商税进行减免;而且未来中国若要在这些地区修建铁路,需与法国共同商议办理。

当清政府高层把中法关系视作“情同皎日”时,原本作为中国藩属国的越南,被清政府舍弃,沦为法国的保护国。自此,越南变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倘若“老大哥”无法保障他们的权益,那他们只能自行去争取权益了。在接下来的多年间,越南始终存在反对法国殖民者的秘密行动。

1890年5月19日,也就是战后5年,胡志明在越南北部的乂安省诞生。他自幼便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15岁时便投身到反法运动当中。

1911 年,胡志明化身为随船厨师,开启了环游世界的行程,这为之后越南的“胡志明路线”的开辟积攒了大量宝贵经验。

1920年,胡志明抵达法国。在这片土地上,他结识了“老大哥”家中的另一位有抱负的青年,此人正是周总理。

从那以后,二人来往变得频繁,建立起了十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一直待在广州,担任苏联顾问的翻译工作。同时,他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与当时中国的早期领导人都有过接触。

之后,随着蒋介石发动政变,北伐中途夭折,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胡志明不得不离开中国,开启了流亡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胡志明返回中国,投身八路军参与抗战。彼时,这位往昔怀揣救国理想的少年,已然47岁。

1941年,他终于返回越南,着手组建越南独立同盟会,积极开展抗法、抗日活动,谋求国家独立。不过,这一历程充满艰辛。

在纳粹扶植的维希政府垮台后,日军瞅准时机接管了越南。之后日本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胡志明把握时机发动了八月革命。9月2日,胡志明于河内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被推选为主席。

不过依据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接受越南北部的日军投降,英国则负责接受越南南部的日军投降。如此一来,新成立的越南仍不会得到同盟国的认可。

此外,与此前“维希政府”不同的自由法兰西同样是战胜国。这其中的意义十分显著,对于历经半个世纪法国殖民统治的越南而言,民众早已将往昔的清政府抛诸脑后。

他们所需要的,是寻觅一个能为他们发声之人。不过,这样的人目前显然尚未出现。1946年,英国从越南南部撤离,法国重新建立起殖民统治。

随后,彼时身为国民政府的中国同法国达成了协议。中国军队从北部撤离,把管理权力移交给法国。原本极力向昔日“老大哥”讨好以瓜分越南,结果又一次被“老大哥”给出卖了。

没辙,当时那个老大哥,实际上不过是英美的附庸而已,都快到在国内攻占军事基地的地步了!这胡志明着急上火,只好亲自上阵,随后调动越盟的力量,掌控北部地区,开启了抗法战争。

刹那间,抗法战争已然持续了3年之久,曾多次因遭法军围困而险些丢命的胡志明,此时也已年届59岁。

值得欣喜的是,来自遥远北方的“老大哥”处传来了好消息,这使他终于能够看到越南真正的希望之光。在他此后的人生里,他的外交方针都因这一情况而心怀感激。

1949年,伴随中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国民党退踞台湾。胡志明旋即借祝贺之机,请求提供援助。

显而易见,老大哥依旧是往昔的老大哥,我国派遣开国大将陈赓亲率部队奔赴越南参与战斗。此后,在中苏的协助下,越南军队逐步发展壮大,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

1954年,已为越南独立奔波半生、64岁的胡志明带领部队于越南西北部的奠边府战役里重创法军。法国的幻想也随即破灭。

在奠边府取得重大胜利之后,越南的北部地区实现了解放,然而南部依旧处于法国的掌控之下。在这一时期,越南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亲华派与亲苏派两种不同的派别分歧。

在这之中,以胡志明等人为代表的是亲华派,其中包括曾在中国参与长征,还于1955年在中国获得授衔的越南人洪水,还有范文同、武元甲、黄文欢等人。

由于较早和中国领导人结识交往,且长期在中国携手战斗,这些人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还是印支共里的元老派,在越南胡志明路线的形成与维护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举行“二大”,宣称把党名更改为越南劳动党。在此次大会通过的《越南劳动党章程》里,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被列为该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在越南全国悬挂毛主席的画像。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对越南劳动党以及越南的影响达到了最高点。

这所有的一切,皆源于胡志明时期亲华的外交路线。但世事难料,这条路线最终会被一位后来者推翻。

之后,越南的二号人物、亲华领导人“长征”由于仿照我国土地改革未获成功而卸任。随后,身处南方的黎笋担任了第一书记。

他有过两次入狱经历,也两度获得释放。出狱之后,他的政治生涯并未受到不利影响,反倒成了自越南抗法斗争以来他积累的政治资本。

因为对于中国的轻蔑,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亲苏派,并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先是在"三大"上修改党章,摈弃了毛泽东思想,摘下了毛主席像,又在中苏两党论战中玩平衡,但基本倾向于苏联。

只因胡志明以及其他亲华派发挥了强有力的约束作用,这帮人才不敢更为嚣张放肆。胡志明所秉持的路线被推翻,并非发生在此时。

然而这时迹象已然显现,晚年饱受疾病困扰的胡志明,也没办法再抽出精力去干涉了。1969年9月2日,被尊称为越南“国父”的胡志明与世长辞,而这一日,恰好是越南的国庆日。

此后,黎笋接任成为越南最高领导人。他掌权之后,便开始打压亲华派,提拔那些跟随自己在南方发展起来的“从龙功臣”,对持有不同外交观念的人进行打压。

之后,伴随我国同美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进一步引发了越南和苏联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一方怀揣着“黄斯拉夫梦”,另一方则做着“印支联邦”“自立中华”的美梦。

这两个满是幻想的国家,开启了“臭味相投”的进程。于是两国达成共识,苏联拉拢越南来制衡中国,对中国形成夹击态势。

此后,我国因屡次遭受挑衅而忍无可忍,随即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给予越南当头一棒,粉碎其野心。可以讲,要是没有黎笋,越南或许依旧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然而,要是没有黎笋,越南若能借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其发展水平会比当下更为可观。自胡志明时代开启的去汉化进程,再到黎笋时期的亲苏反华举措。

自那之后,原本对中国伟人满怀崇敬、与华夏友好相处的越南,走上了背道而驰的发展之路。这也致使如今的越南在外交领域立场摇摆,险些被西方势力“哄骗”得迷失方向。

3、 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不少人在了解这段历史后,都忍不住为之叹息。的确,一个有着深厚渊源且文化环境相近的小国,居然在短短二十年间,反复无常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实际上,许多事情不能归咎于某个国家。在每个国家内部,都存在观念上的分歧,政策无法保持连贯,这就使得一个国家看似表现得反复无常。

存在坚决亲苏的现象,自然也会有坚决亲中的情况。在这当中,就不得不提及一位遭到黎笋排挤的越共元老——黄文欢。

这是一位对汉语了如指掌,在汉字书法方面造诣颇高的越南领导人。他的外交能力也是在中国接受培养的。作为和胡志明一样最早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元老人物。

1976年,黄文欢由于对黎笋的政策持反对态度,从而被越共中央委员会排除在外。当中越战争即将打响之时,黎笋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内不同意见的压制,黄文欢也在被压制的人员之列。

在南方独立进程中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有的遭受打压,有的渐渐消逝,仅剩下黄文欢等寥寥数人,还念着往昔两国之间的情谊。当他判定黎笋背离了“胡志明路线”,便再也不想在那污浊不堪的地方继续待下去了。

1979年7月,彼时中国发起的对越反击战已持续数月,黄文欢果断抉择离开越南,经巴基斯坦卡拉奇辗转抵达北京。

黄文欢的"出逃",使得亲苏派大为恼火,无论是国内反响还是国际形势,就如同打脸一般,"啪啪啪"的响。

由于最早的一批元老选择出逃,这既使民心和军心产生动摇,也让众多仍缅怀胡志明时期的领导阶层感到心寒。

为报复黄文欢所做的决定,越南解除了黄文欢的所有职务,还将黄文欢开除出党。一年之后,“遥控”身在中国的黄文欢,宣称判处他“死刑”。

黄文欢未被黎笋政府夺去性命,自出逃后,他被诊断出患有“肺癌”。然而,他在中国安然度过了12年。即便到了晚年,他仍心系中越友好关系的重建。

1991年,黄文欢在北京因疾病离世,享年86岁。但直至去世,黄文欢老人都未获得越南政府的平反。

身为政党的资深元老,同时还是胡志明的同乡,竟落得这般境地,着实令人感慨不已。他离世后,我国把他安葬在了八宝山公墓,墓碑上刻着“越南老一辈革命家 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

这或许也是这位越共领导人最为理想的结局了。写到此处,笔者唯有一言,功过是非自会由后世之人评判。如今,曾经坚如钢铁般的苏联早已消逝不见,苏联往昔的辉煌,也已历经岁月侵蚀而破败不堪。

老大哥中国,依旧崛起在世界东方。但是如今,从苏联的屁股后头,又转向了美法的屁股后头,其国内改革一度被西方国家"忽悠瘸了"。越南,真的像胡志明设想的那样,一直在变好吗?

文/南宫钦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