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在华“死”于大众平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23:18 1

摘要:斯柯达裁员不是因为销量成绩不好。恰恰相反,2024年,斯柯达全球销量逆势增长6.9%,达到93万辆,其中西欧市场贡献半壁江山,德国更是其最大单一市场。

前段时间,拥有13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斯柯达宣布全球裁员,约8200名员工将被迫离职。

斯柯达裁员不是因为销量成绩不好。恰恰相反,2024年,斯柯达全球销量逆势增长6.9%,达到93万辆,其中西欧市场贡献半壁江山,德国更是其最大单一市场。

但是在电动化方面,斯柯达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当下主要在售车型仍以燃油车为主,比如明锐、速派、柯迪亚克、柯米克等。

与此同时,在中国这个年销量超3000万辆的庞大市场,斯柯达已经从巅峰时的30多万辆,跌去了9成多,不到2万辆。

数据显示,2024年,斯柯达在华累计销量仅为1.75万辆,同比暴跌23.1%。

电动化转型不力、在华销量比“腰斩更腰斩”的销量成为斯柯达裁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大众最佳拍档”到“裁员求生”,纵观斯柯达在华发展历史,说明一个现象,大众的平替不好当。

2005年,斯柯达接力上汽大众开启国产化之路,首款车型明锐于2007年上市。

这款车凭借与大众共享平台,但售价更低的策略迅速打开市场,被称为“迈腾”的平替,最高时月销量轻松破万。

明锐车型成功后,经验被复刻到斯柯达晶锐身上。

作为Polo的平替车型,晶锐2008年上市后,同样以性价比优势快速在小车市场攻城略地,甚至能与本田飞度掰一掰手腕。2012年销量高达4.2万辆,成为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此后几年,斯柯达在华迎来快速发展。2013年,上汽大众斯柯达第100万辆轿车下线,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最快突破百万的欧系品牌。

斯柯达在华迎来高光时刻。

此时的斯柯达充分享受着大众平替来带的光环和市场红利,没有察觉危机已经悄悄到来,依然延续过去打法,安心做好大众的平替。

2015年,斯柯达速派上市。这款车在技术、平台架构、动力水平等方面与大众帕萨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被消费者当作帕萨特的平替,销量表现也不错,月销量一度超5000辆。

同时,借助国内SUV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斯柯达在华又推出了柯珞克、柯迪亚克等车型,对应的是大众探歌、途观L,销量仍处于增长态势。2016年-2018年,斯柯达连续三年销量突破30万辆。

但这也是斯柯达在华最后的辉煌。

2019年-2023年,斯柯达销量进入下滑通道,年销量分别为28.2万辆、17.3万辆、7.12万辆、4.4万辆、2.28万辆。

尤其是2019年-2021年,斯柯达在华销量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快速下坠。短短三年时间,销量从近30万辆/年跌至10万辆以下。

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内汽车增长陷入瓶颈,大众汽车为了提振销量,采取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大幅度下调迈腾、途观等产品售价。

作为大众平替的斯柯达首当其冲。

在上汽大众内部,斯柯达的重要性自然不能与大众相比,市场竞争压力下,上汽大众面临“保大还是保小”时,斯柯达显然是后者。

而在消费市场,同样的钱可以买到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大众,以明锐为代表的斯柯达众多车型失去了性价比的优势,平替的价值所剩无几,自然受到消费者冷落。

与此同时,国产自主品牌崛起,以智能化配置和新能源技术抢占10万-20万元市场,大众加持下的斯柯达“德系光环”逐渐褪色。

更致命的是产品迭代迟缓。2020年后,斯柯达在华未推出任何全新新能源车型,而同期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品牌已实现产品矩阵全覆盖。

跟随大众,做大众的平替,固然能让斯柯达享受大众的光环加持,但是,当大众自顾不暇时,斯柯达成为最先被牺牲掉的那个。

尤其是新能源转型方面,大众还在摸索着前进,斯柯达难以独善其身。有前斯柯达经销商感叹,明锐卖了15年,内饰还像上个世纪的产物。

平替做久了,恐怕自主探索前进的能力也随之退化了。当下的上汽集团还在全力向新能源转型,智己、尚界等新能源品牌成为重点,还有多少资源会倾斜给斯柯达?

伴随着逐渐下滑的销量,如果没有明显改变,斯柯达或许距离退出中国市场不远了。

来源:油管「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