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买花被坑的姐妹,今天咱们把话说开:你晒朋友圈的那盆“垂丝茉莉”,跟真·茉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买花被坑的姐妹,今天咱们把话说开:你晒朋友圈的那盆“垂丝茉莉”,跟真·茉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昨天刚刷到某网红直播,把垂丝茉莉吹成“仙气爆棚的茉莉Plus”,结果评论区一堆人问“为啥不香”。
我当场笑出声,顺手把这篇打假笔记甩过去。
先说垂丝茉莉,人家本名叫假连翘,马鞭草科的,老家在美洲。
枝条软得像面条,花穗一串串往下垂,拍照确实好看,可香味淡到得把鼻子贴上去才闻得到。
直播间说它“比茉莉香十倍”,纯属睁眼说瞎话。
更坑的是,这货怕冷又怕涝,北方阳台党养一盆死一盆,网红只会让你“多浇水多晒太阳”,绝口不提它冬天得搬进屋。
风车茉莉也好不到哪去。
夹竹桃科的络石藤,五瓣小白花转着圈开,远看像风车,近看像塑料。
香味?
有,但跟空气清新剂一个味儿。
耐寒倒是真的,北京胡同里爬满墙,可它汁液有毒,猫狗啃一口就得送医院。
去年我邻居家的金毛啃了叶子,吐得稀里哗啦,宠物医院收了八百块。
紫茉莉最离谱,居然有人叫它“夜来香”。
夹竹桃科的地雷花,种子黑黢黢像小地雷,傍晚开花,味道冲得跟中药铺似的。
小时候我奶奶在胡同口种一排,邻居天天投诉“熏得睡不着”。
现在倒成了网红“治愈系”,滤镜一加,评论区全是“好温柔啊”,温柔个鬼,那是你没闻过真味儿。
鸳鸯茉莉更魔幻,茄科的,花刚开是紫色,慢慢褪成白色,一棵树上两色花,拍照确实出片。
但香味浓到发臭,闻久了头晕。
我闺蜜去年买了盆放卧室,三天后鼻炎发作,连夜搬到楼道。
最惨的是法国香水茉莉,马钱科的钩吻属,全株有毒,花香浓得能熏死蚊子。
广州有个妹子把它当鲜切花插卧室,第二天起床直接进医院,医生说是生物碱中毒。
非洲茉莉(其实是夹竹桃科的鸡蛋花)最好认,叶片厚得像多肉,花像小喇叭,跟茉莉的星星状小花八竿子打不着。
海南路边全是,本地人叫它“死人花”——因为以前坟头常种。
现在倒成了文艺青年心头好,真是风水轮流转。
说到底,这些“假茉莉”能火,全靠商家偷换概念。
真茉莉(木犀科茉莉属)的小花白得像米粒,香味能飘半条街,花期从五月开到十月,晒不死的皮实货。
可直播间偏不推,因为真茉莉太便宜,十块钱能买一盆,赚不到钱。
下次买花前,记住三句话:闻不到香气的茉莉都是耍流氓,名字带“茉莉”不一定是茉莉,网红推荐先看评论区翻车实录。
真喜欢茉莉,去菜市场十块钱买一把,插水里能香一星期,比那些塑料感网红强一百倍。
别再用假茉莉糊弄自己了,鼻子不会骗人。
来源:生活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