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过后,美防长口风突变: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还给中美之间,划下一道“红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09:58 3

摘要:9月3日的北京,东风-61、东风-5C洲际导弹一经亮相,不只是中国观众,全球军情圈的目光都聚焦在长安街。这场大阅兵不仅让中国新一代高超音速和洲际核导弹“集体亮相”,更把中美军事对峙的现实摆在了全世界面前。阅兵台下,美国总统特朗普、防长赫格塞思通过网络直播全程关

据上观新闻报道,9月3日的北京,东风-61、东风-5C洲际导弹一经亮相,不只是中国观众,全球军情圈的目光都聚焦在长安街。这场大阅兵不仅让中国新一代高超音速和洲际核导弹“集体亮相”,更把中美军事对峙的现实摆在了全世界面前。阅兵台下,美国总统特朗普、防长赫格塞思通过网络直播全程关注,现场还有普京、朝鲜领导人等“朋友圈”站台,象征意义拉满。可最耐人寻味的,还是阅兵后第二天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口风突变”——明明嘴上说“不寻求冲突”,可细看美军最近的动作,怎么看都不像是“想要谋求和平”的样子。美方这波话术变化,其实是在给中美之间,悄悄划下一道红线。

赫格塞思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反复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甚至把“我们希望避免战争”挂在嘴边。但紧接着他就话锋一转,明确提出要“重建美军”,要让全世界知道美国有多强,还要“恢复作战精神”,甚至公开考虑把“国防部”改名成“战争部”。美国传统的“防御思维”正在被主动进攻、压制竞争对手的思路所替代。这种表态只是一次口误吗?看看美军的举动吧。

特朗普在阅兵后直接要求国防部推进“重振美军”的计划。赫格塞思补充得更直白:美国不仅要防御,更要有主动进攻的能力,要对敌人实施致命打击。美国还要推进“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号称能拦截任何方向、甚至太空来的导弹,哪怕这套系统现在还停留在PPT阶段,预算高达1750亿美元以上,在美国37万亿美元国债的压力下,根本是天方夜谭。但这恰恰反映出美方的焦虑——想用技术和资金重新夺回军事优势,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财政天花板。

美国的动作还不止于此。美军三军都在追着中国装备“对标升级”:海军要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大改造,目标是超越中国055大驱;美陆军推进陆基导弹升级,爱国者、萨德都要“再进化”;空军则鼓吹尽快推出六代机F-47,哪怕现在连影子都没见到。更关键的是,美军的雄心已经写在了对华武器清单上,鹰击-15、鹰击-17、鹰击-19、鹰击-20这些中国新一代反舰导弹,逼得美国必须在高超音速领域正面应战。

中国这次阅兵的装备,让美国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霸权”的含金量。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的编号升级,意味着射程更高、火力更强,和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组成的“三位一体”战略威慑网络,才是真正让美军头疼的底牌。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堪称“航母杀手”,是破解“岛链封锁”的尖刀。东风-5C射程全球,真正能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无人机、信息化作战平台的登台亮相,这一切都不是做样子,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美方嘴上说“不想冲突”,但美军的实际部署和投资方向,分明就是把中国当成了头号对手。每年一份《中国军力报告》,不断渲染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威胁”,美国军方其实早就心知肚明:过去那种“西太平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方装备“能拦住美军”,美军再想肆意挑衅,自己也得三思而后行。

赫格塞思这次“软话”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美国清楚地意识到:若真和中国全面摊牌,美军未必能赢。嘴上喊“不想冲突”,实际是在划红线、争取战略主动。既怕跟中国硬碰硬,又不愿彻底放弃对西太平洋的主导权。美国想用强化军力、升级武器、展示威慑来逼中国让步,把“威慑力”当成一种谈判筹码。

但这种“软硬兼施”,把亚太盟友逼到了两难境地。东盟国家最早表态,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呼吁大国管控分歧。东盟跟中国做生意做得多,根本不想当美国的“棋子”。日韩的处境更尴尬,日本一边配合美军搞联合军演,一边又想在经贸和科技上跟中国继续合作。韩国新政府更希望在中美之间“一碗水端平”,既不想激怒中国,也不敢得罪美国。

美防长的“权宜之计”还体现在对未来亚太格局的判断上:嘴上不想冲突,现实里却拼命加紧军备。美国其实很清楚,今天的亚太,已经不是美国想主导就能主导的棋盘。普京带着朝鲜领导人站在北京阅兵台上,公开宣示“中俄关系是国际事务稳定因素”,这就是对美国最直白的回应——西方霸权的单边秩序已经崩塌,亚太多极化成了新常态。

中国这边的话早就说清楚了:从不主动惹事,也绝不怕事。阅兵场上每一个型号、每一枚导弹、每一套系统,都是“有备无患”的明证。美方的“红线”其实是虚张声势,真正的底线是中国能不能靠硬实力让对手望而却步。美国再怎么想“重振优势”,也必须面对中国装备升级的现实。短期内想在军力上实现对中国的碾压,已经彻底不可能。

未来的西太平洋,很有可能会进入“斗而不破”的微妙平衡状态。表面上中美不会主动挑起战争,暗地里却会在情报、技术、海空军部署、经济领域全面竞争。谁能在创新、产业、战略协同上走在前面,谁才能掌控主动权。美国如果还抱着“霸权思维”不放,迟早会在新一轮大国博弈中陷入被动。

从阅兵场到白宫、从装备展示到政策表态,这一轮博弈才刚刚开始。中美之间的“战争红线”其实已经划下,谁越线,谁付代价。中国展现出的自信和实力,是对任何外部威胁最有力的回应。美方的焦虑和调整,恰恰说明中国军力崛起已成定局。未来的亚太,不会再有谁能“独霸天下”,而是进入你来我往、实力说话的全新阶段。

来源:君武大本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