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对2024年的业绩下滑有一定预期,但当3月28日晚,华兰生物正式披露2024年年报时,还是引发雪球、股吧上投资者哀声一片。
尽管对2024年的业绩下滑有一定预期,但当3月28日晚,华兰生物正式披露2024年年报时,还是引发雪球、股吧上投资者哀声一片。
华兰生物2024年营收43.79亿元,下滑18.02%;净利润10.88亿元,下滑26.57%。
这是继2023年业绩增长后,再度业绩崩塌。
看完年报,可以发现华兰生物业务有恶化迹象。
1、第四季度业绩加速下滑。
2023年华兰生物营收53.41亿元,到了2024年直接少了近10亿,下滑幅惊人。
再看单季度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营收8.89 亿元,同比下降37.82%;单季度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60.37%。第四季度的业绩下滑速度明显加快。
2、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未守住第一的位置。
2023年疫苗收入24.1亿元,占华兰生物总营收的45%,快接近一半了。2024年疫苗收入只有11.17亿元,只占华兰生物总营收的25.51%,连三分之一都不到,疫苗收入剧烈下滑。
2021-2023,华兰流感疫苗分别获批签发 100 批次、103 批次和 94 批次,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一。
随着疫苗市场竞争白热化,金迪克、长春所、北京科兴等企业加入竞争,国内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从5家激增至11家。
2024年华兰流感疫苗批签发只有78个批次,批签发数量下降明显,已跌至行业第二。
华兰疫苗市占率从巅峰期的55%下滑至2024年的不足30%,逐渐丧失先发优势。
3、疫苗价格战,“以价换量”策略彻底失败
去年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2024年5月,国药集团下属的长春、上海和武汉生物所率先打响四价流感疫苗降价第一枪,降幅超过 30% 。
为应对价格战,保住市场份额,华兰疫苗也只能跟着降价,主要产品价格下调40%以上,直接导致收入缩水。尽管其疫苗业务毛利率仍高达81.93%,但销量同比下滑26.58%,“以价换量”策略彻底失败。
2024年子公司华兰疫苗全年营收11.28亿元,同比骤降53.21%,净利润仅2.06亿元,暴跌76.1%。
华兰疫苗2024 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亏损6184.44万元,成为全年最大“失血点”。
4、血液制品也哑火
2024年,华兰生物在血液制品领域的采浆量达到 1586.37 吨,同比增长 18.18%,创下历史新高。
血液制品贡献了74%的营收(32.46亿元),但是血液制品的盈利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毛利润同比下降27.6%。
人血白蛋白等传统产品面临集采压力,血浆采集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缩水,限制了业绩提升。
5、创新药业务继续在打酱油
公司创新药贝伐珠单抗于2024年11月21日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正式进入生产和销售阶段 ,不过贝伐珠单抗国内竞争激烈,公司产品上市较晚,短期内销售上量比较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也已递交,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等项目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 。不过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公司的产品优势不明显,短期内很难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贡献。
华兰生物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公司的研发能力太弱了,疫苗业务全面下滑,血制品的这个生意也不好做了。
疫苗市场竞争白热化,智飞生物等新玩家携mRNA技术入局,华兰的流感疫苗竞争格局只会越来越差。
新上市的狂犬疫苗,采用的是VERO细胞。这个技术方向基本上是烂大街,而真正处于蓝海的人二倍体细胞,华兰却没有能力去研发。
现在创新药企业的临床基本上都是国际多中心同时进行,方便日后出海。华兰生物只在国内进行临床,且在创新靶点,适用症扩展上基本上是零,产品上市后只能同其他企业进行价格竞争。
另外禾元生物推出的利用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HY1001/奥福民),作为传统血浆来源的人血白蛋白的替代产品,其上市将使华兰生物面临新的竞争。
来源:对对趣味财经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