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乌战争爆发后,两军先后动员的兵力都在百万人之众,而付出的伤亡代价亦堪称惊人。在现在近乎“直播式”的战争特点下,相信关注俄乌之战的网友们也都能看到各种战场上的交战折损。
俄乌战争爆发后,两军先后动员的兵力都在百万人之众,而付出的伤亡代价亦堪称惊人。在现在近乎“直播式”的战争特点下,相信关注俄乌之战的网友们也都能看到各种战场上的交战折损。
一般而言,本军的阵亡、负伤人员,要由自己来回收。然而战场的控制程度不同,所以俄乌两军都有可能收敛到对方军人的遗体。
另外在交战中还会有俘虏产生,相信这些情况大家也不难理解。
所以俄乌在战场上虽然打得火热,但隔段时间就会有交换俘虏和阵亡者遗体的接触;通常来说,此类交换会由中东国家阿联酋作为中间人协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俘虏和阵亡者遗体的交换比例不同。
在俘虏方面,因为涉及的是活人,交换之后往往还要继续作为军事力量参战,所以俄乌通常进行的是1比1交换。
因为俄军手里的乌军俘虏更多,乌方希望的是“所有换所有的全面交换”,但俄方认为这样自己吃亏,最终交换时还是1比1为主。
但有时候也有例外,比如在3月19日双方进行了一次换俘活动,175名俄军俘虏换175名乌军俘虏;而在此之外俄方额外释放22名重伤的乌军俘虏,这算是对此前一天普京与特朗普通话后,俄方“释放善意”的举动。
而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外,不管是否重伤、伤残,俘虏交换就是1比1。
相较于俘虏交换的严格比值,在阵亡者遗体交换的比值相差就特别巨大了。
在最近一次(3月28日)阵亡者遗体交换中,乌克兰方面交给俄方43具遗体,而俄罗斯则交给乌方909具阵亡者遗体。
这是俄乌开战以来双方最大规模的阵亡者遗体交换活动,而且很显然的是比例极其不悬殊,超过了1比21。
而且按照俄罗斯方面的一些信息,此次交换涉及俄方的43具遗体还不全是战死军人的;其中35人为阵亡军人遗体,还有8人为库尔斯克地区的平民,在乌军突袭库尔斯克时期被带到了乌境内,并死在了乌克兰。
在乌克兰占领的库州区域,直到俄方收复回来时,还居住着一部分平民,所以显然不是所有平民都会被当做军队俘虏一样后送。因此俄方这里所说的8名平民,很可能指没有军籍身份,但与边防或者民政有关的人员。
而如果除去了非军人的这部分人员,那么实际就是35名俄军遗体交换909名乌军遗体,实际阵亡者的交换比例则更为悬殊,达到了约1比26。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乌军手里掌握的这部分俄军阵亡者遗体,不是来自同一个战场,而是来自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以及扎波罗热州的罗博季涅和新达里夫卡。
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战场的俄军阵亡者遗体,都是乌军反攻期间占领当地后,清理出来的俄军遗体,其实时间已经比较早了;库尔斯克方面则是乌军突袭期间控制的俄军遗体,其中有3人为义务兵。
但以上几个战场,乌军总计才掌握35具俄军阵亡者遗体,具体到一个战场的遗体数量显然也是不多的。
甚至在乌军突袭库尔斯克期间,虽然占领区面积不小,但这边的俄军守军不多,质量也不高(主要是少部分车臣特种兵、第488摩步团的义务兵留守人员及边防分队);除了前期抓了几百名俘虏外,显然打死并控制俄军阵亡遗体的情况也不多。
后期俄军打上来后,乌军又是不断后退,因此再难以掌握俄军阵亡遗体,反倒是己方阵亡者遗体大量落入俄军之手。
比如在最近库州战役进入尾声之际,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俄军缴获大量重武器和载具的视频图像,其实俄方也发出了阵亡于此的大量乌军尸体,只不过这些画面不宜多发罢了。
在乌军不断后退,甚至是出现溃败的情况下,活人能跑掉都算运气好,更别说能带走战友尸体了;甚至在库尔斯克还出现了乌军尚有活人坚守阵地时,都没有积极收殓战友遗体并后送的情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俄军对乌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比较严密的封锁,乌军不想用阵亡者尸体占用运输资源;所以在这些阵地失守后,俄方就能发现大量乌军尸体。
还有的情况是俄军积极使用滑翔制导炸弹打击乌军阵地,位于前沿的部分乌军据点很可能全员阵亡,乌军来收尸更不可能,只能是在战线变动后俄方来收尸,这就造成了双方手中掌握对方阵亡者遗体的巨大差异。
比如这次俄军用909具乌军阵亡者遗体来交换,实际上它能收敛到的乌军遗体远超此数,但奈何乌克兰那边拿不出太多的俄军阵亡者遗体来交换了。
毕竟只有谁掌握了战场,谁才有打扫战场,收敛遗体的可能。
因为乌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丢失阵地的一方,所以乌军想找到俄军遗体,甚至还得追溯到2023年大反攻时期的战果。
而根据乌克兰方面的信息,此次收到的909具己方阵亡者遗体,分别来自库拉霍沃、红军城、阿特木斯克、弗勒达、卢甘斯克方向,以及俄境内的停尸房。
在这些区域都是俄军进攻甚至已经占领的方向,由于战线的前推以及打扫战场工作,收敛到了大量乌军遗体。
所以本文所反映的阵亡者遗体交换比例,并不能代表双方的真实战损比例,更能反应的是战场优势,以及战线的推进和对战场的控制方面。
但是俄军能在参战兵力相差不多,火力超过乌军的背景下,能够实现推进,并取得战场控制,这本身就是作战优势的体现,而且在战损比上有一定优势(但肯定到不了遗体交换比例那么高)是可能的。
如果没有这个优势,它无法在当前兵力规模下还能维系战争。
最后提醒一些对军事作战不了解的网友,并非进攻方的伤亡会更大,如果具备火力优势而且战斗力更强的话,进攻方的损失小于防守方也是很常见的。
来源:润泽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