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学铃声响起,近万名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从教室涌出,校门口等待的家长睁大眼睛寻找自己的孩子,这一幕在菏泽牡丹区二十二中每天都在上演。
放学铃声响起,近万名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从教室涌出,校门口等待的家长睁大眼睛寻找自己的孩子,这一幕在菏泽牡丹区二十二中每天都在上演。
新学期伊始,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的初一班级数量令人咋舌。94个班,近6000名新生,穿着统一的蓝色校服放学时,整个街道被人流淹没。
有网友调侃:“一班放学回家睡觉了,94班还没出来吗?”更多家长则担忧:这种规模的教学能否保证质量?孩子们会不会沦为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
近日,多条拍摄菏泽牡丹区二十二中放学场景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视频中,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们排队向校外走去,学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几乎占满了整个人行道。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视频的真假,毕竟一个年级94个班的规模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范围。有网友直接感叹:“不敢想象学校有多大!”
9月5日,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得到工作人员确认:该校今年新入学的初一年级确实有94个班。该校工作人员还表示,“这两年入学的学生多,二十一中和实验中学的学生也很多。”
根据菏泽市牡丹区政府网站今年8月发布的《2025年牡丹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二十二中计划招生5700人,114个班。
不仅如此,二十一中也计划招生4200人,84个班;区实验中学则计划招生3800人,76个班。这意味着当地多所初中学校规模都相当庞大。
若按照三个年级计算,牡丹区二十二中全校可能有近300个班,近2万名学生。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民办大学的学生人数。
牡丹区二十二中的规模扩张并非一朝一夕。公开文件显示,2022年,该校便计划招收69个班3750名学生。
与2022年相比,2025年计划招生5700人,增加了近2000人。这种快速增长反映了当地就学需求的急剧上升。
菏泽市牡丹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近两年二十二中招生人数确实比较多,处于一个巅峰期。招收的学生数量是根据片区内小学毕业生人数确定的。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学生群体,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保证放学秩序,学校采取了错峰放学的方式。
有网友透露:“做课间操也是分波进行,上午单号班、下午双号班,下个月轮换。”即便如此,校园空间仍然紧张。
今年初二的部分学生已被分流至周边小学和幼儿园上课,形成了“一校多址”的特殊办学现象。这种安排虽然解决了教室不足的问题,但也增加了管理复杂度。
牡丹区教体局正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校并点工作。2023年起逐步推进农村学校合校并点工作,截至目前共撤并35处生源持续减少的乡村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
这种合校并点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学生向城市学校的集中。二十二中作为当地口碑良好、师资力量雄厚的公立初中,自然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菏泽这几年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但是新建学校的速度跟不上入学需求,只能由原有的学校来承担硬扛。
面对网友关于教学质量的担忧,菏泽市牡丹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也会有相应的方式,保证学生们的教学质量。”
据介绍,牡丹区初中实行学区内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只要具有学区内户籍或房产,或是学区内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相应材料,审核通过后便能入学。
当地教育部门也在努力加强教育投入。近五年来,牡丹区坚持把有限财力做成最大民生,累计投入民生支出219亿元。新改扩建城乡中小学87所、幼儿园106处,增加学位80780个,招聘教师2670人。
超级中学虽然庞大,但也带来了诸多复杂问题。一个班六七十个人,老师根本忙不过来。主科老师带三四个班是常事,这对老师的体力和精力是极大消耗。
批改作业、单独辅导学生、设计分层作业,这些精细化教学措施在大班额模式下难以实施。一节课40分钟,60多个学生,老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就餐需要分好几波,操场活动也得错开。每到放学,家长找孩子跟大海捞针似的,尤其集中在丹阳路中段,每逢放学上学时段,熙熙攘攘全是人群。
菏泽市牡丹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近两年二十二中招生人数确实比较多,处于一个巅峰期。
当地自2023年起推进农村学校合校并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撤并35处乡村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牡丹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潘丽9月2日曾深入部分学校调研秋季开学及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已成为当地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一个年级94个班的“超级中学”,表面上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却让人不得不质疑“上好学”的承诺能否兑现。
教体局承诺“学校会有相应措施”,但具体措施如何落实,保证教学质量不变,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互动话题:您怎么看待近万人的“超级中学”?是教育资源集中的必然结果,还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失败案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经历!
来源:Enjoylif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