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Q1:已经出现400公里以上续航的增程。smart的EHD技术现在定的这些续航数据,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羊军(smart品牌全球公司 CTO):与增程相比,插混在亏电情况下性能更好。我们的动力可以直驱,这些都比传统方案更优。精灵5号纯电版本电池已经做到了100
Q1:已经出现400公里以上续航的增程。smart的EHD技术现在定的这些续航数据,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
羊军(smart品牌全球公司 CTO):与增程相比,插混在亏电情况下性能更好。我们的动力可以直驱,这些都比传统方案更优。精灵5号纯电版本电池已经做到了100度的电池,纯电续航740公里。在这种场景下,纯电完全足够。
通过大电池的插混,我们可以拓展使用场景,从城市到北方、东北乃至西部都没有问题。当然我们后面也会推出小电池的插混,供用户选择。这类小电池插混可以替代部分燃油车用户,亏电油耗很低。我们做出的亏电油耗CLTC约4.4L/100km,这在油耗表现上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而且驾驶体验接近纯电。
Q2:smart也在逐渐变大。我想了解未来是否会推出更适合家庭使用的更大车型,包括是否会有轿车产品?
羊军:完善 smart 的产品型谱是我们规划的一部分。Mandy总在发布会上也提到,我们前期是单数产品线(精灵1号、3号、5号),明年偶数产品线也会推出。我们会不断丰富smart产品型谱。关于您提到的6座车型,今天无法详细回答,但产品型谱会越来越丰富。
张明霞 Mandy(smart品牌全球公司 CMO):9月8日smart将参加IAA慕尼黑车展,主题英文为“smart can take many forms”,中文就是“smart 有很多形态”。这也印证接下来将推出的产品,除了EHD外,还会有两款偶数车型在明年亮相,下一款在细分的 body type 上将有突破,目前以SUV为主,所以下一个偶数车型在细分上会不同于SUV。
目前精灵1号、3号、5号主要以SUV或SUC形态定义。下一个偶数将与SUV不同,会在另一个维度上给出不被定义的回归。先说到这里。
Q4:smart 的超级混动除了名称不同外,还有哪些体验或方面与其他产品区分?
羊军:采用的是吉利提供的最新一代雷神电混系统,搭载1.5TD EVO发动机,并配备三档DHT技术,这在行业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两套动力组合为整车提供了良好基础。
我们可以打造S级车的高性能与静谧性,实现无感介入和无感换挡。目前在中级车里我们实现了47.26%的热效率,带来了很好的燃油经济性。这些基础特点与优异的静谧性和舒适性,会为用户营造沉淀、舒适的体验感。
Q7:这套EHD源自吉利雷神电混,领克、沃尔沃等也在使用这套系统。smart 5 EHD与集团内其他产品在定位或营销打法上将如何区分?
羊军:关于差异化,我先讲技术层面。我们使用1.5TD EVO发动机与先进的雷神AI电控系统。虽然集团内其他车型也会采用该系统,但这套技术应用在smart是较新的。
第二是整车匹配与标定,每个车型由不同团队调校,会产生差异。大家可以去体验我们的车子,你能感觉得到我们团队的实力。包括上次在产业基地试驾,媒体对底盘调校反馈总体非常积极。近期,我们也在调校上做了大量提升。
Mandy:smart的突破点我们也要讲好讲透,这是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设计语言不一样,包括我们的内饰、外饰,包括我们森海塞尔的音响,这些彰显了smart新奢的设计,秉承了精灵1号、精灵3号、精灵5号,是整个家族的传承和语言体系,这块也希望能够讲出品牌不同的区隔。
针对我们的人群,我们既有在家庭上的助力,同时也是一直对高能的个体,对smart的语言和设计愿意买单,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营销的两大核心板块。
Q9. 混动版会有BRABUS版本吗?
羊军:目前还没有。目前精灵5号已推出BRABUS版本用于追求极致性能。
Q11:精灵5号EHD价格合适的话销量会如何?
Mandy:我们对销量有预期。希望在中国市场,当用户选择中型SUV或插混车型时,能把smart精灵5号EHD列为首选之一。具体数字今天不便透露,但我们对该款车的销量抱有期待。
Q13: 智能化方面,smart现款车型智能体验不统一。未来是否会有统一的座舱硬件/软件平台,以及支架的硬件/软件平台,从而在不同代车型中保持一致性?
羊军:以智能辅助驾驶为例,我们将遵循集团的平台化规划,选择适合smart品牌调性的硬件配置。千里浩瀚系列有H1、H3、H5、H7、H9等不同产品,我们会挑选适配smart的方案,而非一味选择最贵或最便宜的配置,使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达到主流水平。
Q14:smart的智能座舱会不会切回高通平台?
羊军:目前没有这个考虑。现在整个芯片发展非常快,一年就有新的一代出来了,所以未来怎么样,这都说不清楚,可能新的一代上来之后直接就跳过中间的,我们就直接去新一代了,也有可能。
Q15:关于产品,部分人认为smart越做越大,变得不再“smart”,与MINI相比,MINI保留了很多经典元素。我们是否存在产品重叠的情况?双数车型会加强差异化吗?定位是否仍然轻奢?
Mandy:这是核心问题。很多人对smart的认知仍停留在两座车型。五年前我们从奔驰旗下独立出来独立运营,目标是“焕新”。我们希望借助智驾、智舱技术,在纯电转型中找到更主流的细分,不局限于两座。
品牌的核心是敢做不太一样的事。虽然两座变大存在争议,但我们在技术路线和产品多元化上持续尝试,希望在五年内变得更主流,把好的技术用到smart上,而不是守着小众市场。EHD插混技术为我们在用户多元化时提供更多选择。
Q17. 这些车型会同时在全球市场发布吗?
羊军:会按各目标市场节奏推出,我们不能同时在每个市场上大量同步推出,工程资源有限。但它们都是全球车型,但会按市场排期。
Q20:20. 关于入门级市场与豪华属性的结合。入门级在电动化时代是否还能承载“豪华”特质?smart在电动和豪华、传承与创新之间应如何把握?最近有哪些工作在推进?
Mandy:这是战略层面问题。我们不想仅以车长或价格来定义入门级。我们坚持打造都市出行的精品小车,并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
以精灵1号、3号为例,4.2米和4.4米的尺寸在控制之内,我们是有克制的,其实造大车更容易。但通过设计、研发和制造来最大化内部空间。尽管车身略大,但我们通过技术、智舱和AI模型提升掌控感与操控感,让用户感到踏实、安全和可控。
在明年规划中,即使是精灵1号和3号,我们也会在“三电”核心能力上做突破。而且在智舱、智驾方面继续提升。偶数车型也会体现传承,但不会按外界想象的固定模式,总体目标是在传承与突破中找到微妙平衡。
羊军:车辆越小挑战越大。小车在空间布置、操控和安全性上要求更高;小车成本并不低,反而更具挑战。作为研发,我更愿意做大车,但我们对小车的标准不能放松。
21. 关于“偶数车”车型的发布,是否按北京时间或海外同步?
Mandy:9月2日将发布偶数车型的部分信息,将与9月8日慕尼黑车展的欧洲活动同步。后续会有宣传策略,更多交流机会。今天我们回到EHD主题,羊总将分享技术内容,期望媒体朋友帮助推广,让精灵5号EHD超级电混进入消费者的选择清单。
羊军:希望媒体朋友帮助宣传我们的产品与研发团队的努力。如果车辆表现不佳,这是我们的责任;如果车辆表现良好,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会全力以赴推进产品上市并争取好的市场反馈。
来源:张抗抗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