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一次不情愿的出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0 21:25 1

摘要:公元734年,唐朝与吐蕃订立赤岭和盟,其后,双方维持表面的和平。不久,吐蕃不听玄宗诏令,攻破唐朝属国勃律国。在此背景下,名将崔希逸上任河西节度使。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导航】

公元734年,唐朝与吐蕃订立赤岭和盟,其后,双方维持表面的和平。不久,吐蕃不听玄宗诏令,攻破唐朝属国勃律国。在此背景下,名将崔希逸上任河西节度使。

崔希逸与吐蕃将领乞力徐关系较好,为了稳定边境,双方杀白狗为盟,各自撤去守备。岂料其副手孙诲却勾结玄宗内臣,设计让崔希逸突袭吐蕃。崔希逸不敢违背“圣意”,出兵大破吐蕃。本为监察御史的王维,被派到凉州,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并代表朝廷宣慰将士。

轻车简从,慰问边关。

辽阔的疆域,

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宛如飘飞的蓬草卷出了汉地的边塞,

又如北归的大雁翱翔于胡人的云天。

茫茫大漠,一缕孤烟直冲霄汉;

蜿蜒黄河,默默无语奔向瀚海;

落日熔金,在雄浑苍茫的大地上,

橘红的太阳显得是那么壮阔,那么浑圆。

一路颠簸,来到萧关,

巡弋的骑兵突然出现。

一声招呼,几句寒暄。

都护统帅还在燕然前线。

——王维此行,看起来职务还略有升迁,但他非但没有开心,反有闷闷之意。“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感觉自己被排挤出了朝廷。

或许,对于那些喜欢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军队,尤其是战争中的军队,是职务升迁最快的地方。不过,对于信佛的王维来说,恰恰相反,面对战争的残酷,犹恐避之不及。此时的他,只想安静做个美男子,焉有兴奋之理?

何况,这场战争,完全没有必要。

唐玄宗想收拾吐蕃,但又有盟约束缚。被孙诲等人鼓恿,给其口头旨意,让崔希逸趁吐蕃撤去守备搞突然袭击。虽然取得胜利,但紧接着吐蕃就发动了报复战争。唐玄宗为了息事宁人,将崔希逸等人当替罪羊抛出。崔因自己“失信于吐蕃,内怀愧恨,未几而卒”(《资治通鉴》),孙诲被杀,与其勾结的内臣也很快莫名去世。

这样看来,王维“出使塞上”,还真是意义不大!吐蕃与唐朝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爱恨情仇,每一次盟约都是靠生命和鲜血换来。虽然其攻击了唐朝的附属国,但并未正式毁约。作为以正义自诩的大国,不应轻启边衅。尤其不应通过欺骗的手段发动战争。后来唐玄宗自知理亏,却迁怒于三人,真正体现了“天威难测”!

王维不情不愿的这次出使,在政治上意义不大,在文学上却成就了一首千古名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似俗实雅,似拙实工。描摹出一幅辽阔雄浑,苍凉壮观的画面,更是被誉为“雄浑高古”“千古壮观”的名句。

很少写边塞诗的王维,也拥有了一首令人惊艳的“边塞诗”。如此,幸耶?非耶?

来源:谢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