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锋 45 晋察冀军区开展麻雀战,曹振国是最早的倡导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07:37 2

摘要:济南战役进入攻击内城阶段,各团攻歼战打得都十分艰苦、顽强。86 团曹振国参谋长率第1营,突破济南内城小北门,攻入大平湖西岸后,即 令部队会同其他部队围歼残军,打扫战场。

南溪、孙翊整理

追思爱将曹振国

济南战役进入攻击内城阶段,各团攻歼战打得都十分艰苦、顽强。86 团曹振国参谋长率第1营,突破济南内城小北门,攻入大平湖西岸后,即 令部队会同其他部队围歼残军,打扫战场。

曹振国径直到小北门城墙外的师指挥所,向我报告1营攻城战 况。我听后自然十分高兴,战斗已 接近尾声,正赶上吃饭我便留下 他,一同喝了点庆功酒。

曹振国拿 着酒杯,连喝3杯,脸都有些红了,借着酒劲对我说:“师长,我从河北到山东,跟了你10年了,今后的战斗越打越大,也越艰苦,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就把我灵寿县老家的儿子曹全寿接出来,把他抚养成人,聂纪姐(曹振国妻子)让他另嫁人吧!”

我劝他:“瞎说什么!打了个 大胜仗,要好好庆功摆好,都别说死,咱们还要共同看到新中国成立呢!”

吃完晚饭,他便带警卫员王荣生回部队。快走到86团驻地时,突然 听到远处的榴弹炮向他这个方向“嗖嗖嗖”的射来。

由于多年战斗培养的机敏性,他眼疾手快,迅速将身边警卫员小王推到旁边一个壕沟堡,自 己扑在小王身上。小王得救了,曹振国被炸断了一条腿,由于失血过多, 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3岁。

当小王跑过来告诉我这一噩耗时,我愣住了,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我向曹振国遗体告别后,即交代地方同志 将曹振国遗体放入烈士陵园内。当晚我提笔写了一篇悼文,送《前哨报》 发表。

曹振国同志1925年9月8日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曹庄一个贫苦农民 的家庭里,上了3年小学,认识一些字。

1937年10月下旬参加八路军, 在平山县的第八大队(地方武装)当小兵。1939年3月,5团在黄泥村整 编成立,由保卫股长兰文同志挑选来给我当警卫员。

至此以后,我们朝夕 相处,随我参加了5团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如东回舍歼灭战、陈庄歼灭 战、粉碎日寇多次“扫荡”、磁武涉林反顽战斗、百团大战等等。他不怕 流血牺牲,准确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在危险时刻,保护首长和战友 安全。

86团参谋长曹振国1948年8月在济南战役前留影

我记忆深的有这样几件事:

1. 麻雀战最早的倡导者

晋察冀军区开展麻雀战,曹振国是最早的倡导者。

1942年春,时任5 团8连副指导员的曹振国同志,带6个战士出外执行侦察任务,半路碰见 鬼子押着民夫去修炮楼,便不失时机的向鬼子开火,撂倒了几个鬼子,回 来后,高兴地向我汇报。正巧军区检查工作的同志听到,很重视,作为一 个例子汇报给了聂司令。后来,我们转变了战法,开创了“麻雀战”,他 立了头功。

2. 出色的“武工队队长”

1943年9月13日起,日寇4万人对我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5团 化整为零,与敌周旋。曹振国在5团警卫连任政治指导员,常以武工队长的身份带1 个班或1个排深入敌后,打击敌人,搜集情报,搞瓦解伪治安 军的工作。

在民兵协助下,利用地雷战、地道战打击敌人,拔伪据点,在 反“扫荡”的两三个月时间里,打死、打伤敌伪128人,缴枪99支,毁 坏敌军汽车8辆,缴获子弹3万多发。

特别是在孟耳庄拔除敌炮楼时,他 协助张钦同志化装成送饭的上到炮楼,结束了11个日寇的狗命,瓦解了 36名伪军,并将碉堡点燃,搬出1门九四山炮及数千发山炮弹,创晋察 冀首缴山炮的记录。

3. 诱敌小分队里的智囊

记得我舍妻护新兵赴延安时,为了将700多名尾追日寇引开,贡喜瑞 身怀六甲和曹振国等32名人员组成诱敌小分队,引开敌人,使850名新 兵安全通过180里的封锁线,而自己被逼上定襄县白佛堂绝路。当时,他 们宁死不当俘虏,决定全体跳崖,就在这时,曹振国临危不乱,用绳子绑 腿将32人从悬崖上放了下去,自己最后下来掩护大家,绝处逢生,也等 于救了我爱人母女两条命。

4. 一家三口的贴身警卫

我调往山东时,女儿刚出生4个月。我们过同蒲铁路往山东走, 一路 闯180里日寇封锁线,遭敌人伏击,都是曹振国率几名侦察员同敌人周 旋,掩护我们到安全地方,多次保护了我们一家三口,护送我们经陕北、 山西、河北,步行3500里路,安全到达山东邹平——山东军区所在地。

5. 超 强 的 指 挥 才 能

1946年5月24日,解放战争爆发前夕,警6旅的特务营11团、12 团和新四旅的12团共计6000多人, 一起围歼高唐南守敌伪12旅(旅长 邓协成,外号邓蝎子)。

正当我部向伪12旅部发起进攻时,敌人狙击手将11团副团长兼特务营营长张钦同志头部击中,张光荣牺牲。

紧要关头, 我令警卫连长曹振国同志代理营长并率特务营1100多名指战员,在机枪 大炮掩护下冲进伪12旅旅部,击毙邓蝎子,为张副团长报了仇。此役打 死打伤伪军700多人,生俘3700多人,显示了曹振国的军事指挥才能。

6. “枪弹筒”的研制、首创者之一

1946年10月2日,第二次攻打邹平城胜利后,部队撤到套塘口休整。

第二天早饭后,垦利兵工厂的工程师章守姚,机械工邱顺义、刘崔品持介 绍信到渤指找我,准备同我合作,研制开发“枪弹筒”的问题(即前文 所述的飞行炸药包的一种)。

正在讨论时,时任警11团参谋长的曹振国到 前指找我汇报工作,我就让他参与一起研制“枪弹筒”。

曹深知我在5团 时,就曾研究过能否用步枪打手榴弹,这样一次甩出去的数量又多,甩得 又远。在山区大炮不便运输而且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枪弹筒是很有杀伤性 的武器。

可是战事繁忙,又没有兵工厂做后盾,便停了下来。现在研制枪 弹筒的时机已经成熟。我用日记本撕下3张纸和曹振国一起画了3张草 图,说明了技术要求。

章工程师问我:你要求这种武器能打多远?

我说:“至少150米,最好250米”。

章又问:“要求杀伤程度多大?”(他们要计算甩出速度问题)

我说:“至少要能在城门上打个洞”。

章工程师在我和曹振国画的草图基础上,用纸画出一个标准技术图 纸,并向我们立下军令状,7天左右赶制出来。

袁也烈司令听说后,拍手称好,说最好这个新式武器能赶上三打邹平 城时派上用场。

大约在10月7、8日,章工程师扛着7个“枪弹筒”和25个弹壳 (有炸药的)赶到前指所在地套塘口。

下午,我和章工程师在门外田野地 里做了50米、100米、150米、200米4个土堡垒。我先试验了4发,打 的非常准,也好操作,我十分高兴。

曹振国从我手中抢过“枪弹筒”,说:“这种危险的买卖,你自己不要试了,还是让我和赵明奎(一营长)来试验吧!”

说着,按50至250 米的距离,又做了18个土碉堡,他打了18发,发发命中。我即令兵工厂 的机械员,将枪弹筒拿到11 团让曹、赵继续实验并不断完善它。

大约试 验了20天,由于操作不慎,一支枪弹筒在飞行过程中爆炸,将曹振国的 左脚炸伤7处,他被迫住进了医疗队。

我们又将这“枪弹筒”拿回章工 程师那里,继续试制完善。经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枪弹筒终于试制 成功了,并发放到渤指各团,推广使用。

这件新兵器原名叫“萧锋筒”,我没有同意,仍叫做“枪弹筒”。

在 此基础上,我们又创造了迫击炮打炸药、汽油筒打炸药等新式武器,统称 “飞行炸药包”,在尔后的攻城、攻坚战、打坦克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在华野范围内,在我们外线出击中,还传到了刘、邓的中野各部队推 广使用。枪弹筒的研制和试验,曹振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7 . “ 猫 耳 洞 ” 的 首 创 者 之 一

1947年5月13日至18日孟良崮战役中,为阻击邱清泉的新5军东援 之敌,86团在刘天祥副团长、曹振国、赵明奎的实践下,我们共同创造 了“猫耳洞”,在以后阻击战中得到广泛采用。粟裕司令亲临86团,实 地参观,并肯定了这项发明。

8 . “ 逼 上 梁 山 ” 建 奇 功

在1947年“七七分兵战役”中,我29师被“逼上梁山”。10纵拖住 了大约8个军的敌人,掩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86团曹振国参 谋长率1营准确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规律,午后14时,冒雨同数倍于我的 敌84师456团拼刺突围,激战一个半小时,打死打伤敌300余人,生俘 高纯净团长以下700余人,击碎了邱清泉南北夹击10纵的美梦。

12日晚, 86团在板鸡店渡口,顺利西渡黄河,安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在第三次反击敌15旅的战斗中,曹振国又中弹负重伤,住院医疗。

9. 济南战役当先锋

在济南战役中,曹振国率86团在争夺东桥火车站中,3次负伤,不 下火线,包扎下伤口,继续带领部队向内城进攻,多次采取突击与爆破相 结合战法,夺得了攻击小北门、进行巷战的胜利。济南战役胜利了,他却 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警卫员,光荣牺牲了。

我永远忘不了这位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全国解放以后,我调华东装甲兵工作,将其子取名萧南灵,接出抚养成人后,娶妻生女。我实现了对烈士的承诺。)

1950年春,贡喜瑞把女儿南溪和曹振国之子萧南灵从平山老家接出,在徐州华东装甲兵司令 部院内留影

粟裕知人善用永难忘

1. 曲阜高干会

毛主席在1948年5月间,向全党全军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 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华野前 委于1948年10月5日,在山东曲阜城孔庙附近召开了第二次高干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师以上干部约250人,粟代司令和饶漱石主持。会议以加强 组织纪律性为中心议题。

6日晚,部队组织观看了 华野儿童剧团演出的《红娘 子起义》。男女演员大约都在 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8岁,装老太太的演员演得很象,大家很受教育。

会议从10月5日开始,22日结束。在会议上,饶漱石政委传达了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加强组织纪律性、建立健全党委报告制度、开展民主整风等一系列指示精神。各纵领导发了言,列举了许多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

譬如,在莱芜战役期间,陈、粟坐的车子,让1纵1团1连的战士堵住,司机按喇叭,战士们就是不让 路,陈老总气得下车问是哪个部队的。

其中有个排长说:“老子是天下第 一团的。”

陈毅司令瞪着眼珠,插着手吼叫说:“你是天下第一团,老子 就是天下第一团的团长!”

又如,2纵领导对光打阻击有意见。3纵战场纪律较差,摆老资格,影响很坏。

4纵制定的制度过于苛刻,纵队党委成员不团结,个人说了算。

10纵党委不民主,有些家长式作风,特别是宋时轮司令员,对上抵抗命令突出,在党委会上一言堂,爱骂人。

6纵的本位主义严重,在渡黄河时,丢失6000余支枪,直接领导受过处分,等等。

经过几天分组讨论,各纵队领导相互间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 最后由粟代司令做了总结性的发言,通过了《关于加强纪律性,克服无纪律、无组织、无政府状态的决议》。

各纵队认真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进行批评与自 我批评,积极整改使干部战士的政策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统一了思想,为 淮海大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的基础。

粟裕大将

难忘的教诲

曲阜高干会的第二天晚上,粟裕带着机要秘书鞠开在10纵刘培善政 委的陪同下,到我住的地方找我谈话。粟代司令首先肯定了我来山东后这 几年的工作是突出的,特别是攻济战役打得很艰苦也很漂亮,由此积累了 许多攻打大城市的宝贵经验。

粟代司令说:“你发明的‘飞行炸药包’很管用。在我军重型武器尚 缺乏的情况下,‘飞行炸药包’在攻城、攻坚、打坦克的战斗中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减少了战士们的伤亡。你为我华野争得了荣誉,我感谢你!”

接着,他又指出了我的不足,诸如“脾气不好”,“好骂人”,“有时处 理问题不够冷静,不够全面”,“有的战斗有些莽撞、武断”。

首长中肯的批评,我一 一记下。停顿了一会儿,他像征求意见似的很 和蔼的对我说:“华野前委早就决定调你到10纵任副司令员,只是29师师长的人选还没有定,所以以后你还要兼一段师长,待师长人选培养确定后,尽快到10纵上任,你有什么意见吗?”

我连忙回答说:“我没意见,首长认为我在什么位置合适,我就在什么位置上干好工作,决没二话。”

我壮胆问他:“我有一个问题想让首长回答!”

粟说:“有问题尽管问,我一定回答。”

我说:“在华东中原战场上,我们连打了十几个歼灭战,歼灭了几十 万国民党军队,使我华野在全国战场上显得十分光彩。粟司令,你能给我 谈谈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吗?”

听后,粟代司令禁不住笑起来,谦虚的说:“一向直来直去,没有弯 弯肠子的萧锋,今天也跟我绕起圈子来了。

这几年打的一些比较大的胜 仗,首先是军委领导战略布置得当,同时也包括你萧锋在内的全体同志打 得好。当然作为战役指挥员,我也做了一点应做的工作,主要是选准歼敌 对象,选好歼敌时机,选好歼敌战场。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 来,还真要多动动脑筋。”

粟代司令说的很简单,我感到很不过瘾。这时正好鞠开秘书和警卫员唐洪正在给他收拾东西。

我看到他的书籍里除了有马、列、毛主席的著作 外,还有些中外兵书,特别是还有一盒卡片,引起我的好奇。

我在征得首 长同意后,信手抽出一张卡片来看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这张卡片上, 详细记载着敌人师以上指挥官的情况。

我深有感触地想:粟裕首长十分熟 悉自己的部队,爱护自己的部属,知人善用,关心战士,尽量减少战士的 伤亡,想不到他对敌人的情况也做到了了如指掌,真不愧是常胜将军呀!

粟代司令的这次谈话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