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空军首次公开“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轰-6N只能挂一枚,专门用来为东风系列洲际导弹“踹门”,目标就是阿拉斯加的反导阵地。
中国空军首次公开“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轰-6N只能挂一枚,专门用来为东风系列洲际导弹“踹门”,目标就是阿拉斯加的反导阵地。
在9.3阅兵式上,中国向世界宣告有了可靠的空基核打击能力,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不再瘸腿。
【9.3阅兵式上的核导弹第一方队】
在这场阅兵式上,解放军在核导弹第一方队中,首次展出了“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
同时解说词明确提到,核导弹第一方队集中展示了我国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三位一体”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同时拥有陆基、海基、空基战略核打击能力。
其中,陆基核打击能力的代表就是各种井基、机动洲际导弹,海基是弹道导弹潜艇搭载的潜射洲际导弹,空基则是可以投放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
“三位一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冷战美苏对抗期间,双方都装备有数以千计的核武器。一旦开战,两国全境都将遭到核攻击。
面对这种战略态势,单一的核武器发射能力很容易被对手的核突袭或其他攻击手段瘫痪,导致整个国家在核战争中丧失核反击能力。
所以为了确保国家在各种极端情况下依然具备发射核武器,摧毁敌对国家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核武器投送手段,并让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兜底,提高整个核反击体系的抗打击能力。
目前世界上具备“三位一体”能力的国家只有中美俄。
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三位一体”能力对比美俄仍然存在极大的短板,只算解决了有无问题。
哪块短板呢?就是轰-6轰炸机代表的空基战略核打击能力。
【解放军的轰-6K轰炸机】
轰-6轰炸机原型是苏联的图-16,原本就是个中型轰炸机,有着载弹量低、航程短等问题。
这些问题哪怕是在中国对轰-6进行全方位国产化和升级改造后,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以轰-6K为例,其作战半径大约在3500公里,仅为俄罗斯图-95MS或美国B-52战略轰炸机的一半。
之后出现的轰-6N战略轰炸机通过进一步增加油箱空间和空中加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程不足的问题,但这说到底也只是缓解。
轰-6N不加油的作战半径仍然只有4000公里左右,仍然无法执行对北美的打击任务,哪怕打击阿拉斯加也很勉强。
【中美隔了8000-9000公里,需要轰炸机能飞7000公里才能够得着】
那么问题来了,解放军要怎样才能让轰-6N有效威慑美国呢?
“惊雷-1”就是解放军在这个问题上的答案,它的解决方法很简单,既然轰-6N的航程性能已经改进到极限了,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增加导弹的射程呢?
战略轰炸机的任务,本质上是把核武器丢到目标头上,并没有规定核弹一定要跟着轰炸机一起飞完全程。
在阅兵式直播中,央视在解说“惊雷-1”时提到这是一款空基远程导弹。
解放军在导弹分类上是有明确定义的,规定射程在1500-5500公里的导弹为中远程导弹、5000-8000公里为远程导弹。
惊雷-1会被叫空基远程导弹,表明它的射程介于5000公里-8000公里之间。
【惊雷-1的射程至少有5000公里】
即便取最小值算,即轰-6N的4000公里作战半径+惊雷-1的5000公里射程。这套组合也能打最远9000公里外的目标,刚好够到美国西海岸。
如果惊雷-1的射程在8000公里这一档,那12000公里的打击半径已经可以匹敌洲际导弹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惊雷-1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惊雷-1为了达到5000公里以上的射程,尺寸也创下了世界纪录,它不仅仅是目前全球射程最远的空射导弹,也是体型最大的空射导弹。
这导致在解放军现役军机中,有且只有轰-6N能携带这种导弹,算是一种专属武器,而且每个架次只能在机腹中间位置挂一枚。
【轰-6N挂载惊雷-1导弹想象图】
轰-6N+惊雷-1的组合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但是用来打击美国本土,效率依然很差,毕竟一枚东风-5C就可以投射多枚弹头,效率远高于一架轰-6N挂着一枚惊雷-1飞行几千公里去打击。
所以轰-6N和惊雷-1号其实有可能执行的是核反击“踹门”任务,它们负责砸烂美军设置在阿拉斯加的前沿反导阵地,消耗或者直接干掉GBI等反导力量。
提前踹开北美的反导大门,为东风-5C、东风-61等洲际导弹的核反击打开通路。
这种组合式的核反击策略,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空基核威慑,比美军战略轰炸机扔核弹更具实战意义。
来源:王亚男航空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