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150)—— 西北政法大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5:42 2

摘要: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前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去追逐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

这期为大家介绍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法大”(NWUPL),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高等学府之一。以法学(刑事法、反恐法治为尖峰)、政治学、公安学为核心优势。

学校名片

院校简称:西法大

创办时间:1937年

院校类别:政法类大学

院校本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

发展历史

1937年,中共中央创办陕北公学(延安),培养抗日干部

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9年,延安大学迁址西安,历经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

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

1963年,更名西北政法学院

2006年,升格为西北政法大学

2012年,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校训

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校徽

西法大校徽采用圆形图案,上部由天平、宝剑构成,象征着至高无上、公平、正义的法律;宝剑又是山峰和笔尖的变形,蕴含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哲理。图案中部由“政法”二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构成,组合为一个富有动感的中文 “飞” 字,同时这两个字母又构成了英文U(“大学”的第一个字母)。“F”的第二横是西安古城墙图形,表明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图案下部是学校中英文校名。

名校风采

长安校区(主校区): 毗邻秦岭,建有张汤墓遗址陈列馆(汉代御史大夫墓,校内法治文化地标)。

雁塔校区:定位继续教育与干部培训,设全国反恐法治人才培训基地(公安部共建)。丝绸之路律师学院(服务“一带一路”涉外法律实务)。

深度参与《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立法论证,主导“中国-中亚法律智库联盟”建设。

西北五省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中约38%为该校校友。

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知名校友

肖国兴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施天涛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永华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人才培养

“边疆法治人才实验班”(本硕贯通):聚焦反恐法治、跨境安全,实行“高校+实务部门

双导师制,参与新疆、西藏基层司法实践。

“数字法治菁英班”:联合蚂蚁集团、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开设“区块链存证”“AI司法伦理”课程。

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服务中心”。

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中亚法律人才研修基地”。

科研平台及成果

反恐怖主义国家智库。

民族地区基层司法研究所。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最高检共建)。

起草《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专家建议稿。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数体系”(司法部全国推广)。

出版《陕甘宁边区法制史》填补革命法制研究空白。

社会贡献

培训新疆反恐一线干警超万人次。

编撰《民族地区双语普法指南》覆盖西北数千个村镇。

设计“智慧调解云平台”应用于陕西约85%基层法院。

孵化“法智科技”等法律科技企业。

学科优势

涵盖法、经、管、文、哲、艺等多个学科门类,设18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博士后流动站。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法学B+。

西北政法大学以“红色法源为根基、边疆法治为特色、数字法学为新翼”,在反恐法治理论、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丝绸之路法律服务三大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贡献。其“立足西北、面向亚欧”的定位,持续为国家边疆安全治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及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核心支撑。

Hi,我是李楠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

来源:作家李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