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疗救助保障是医疗保障体系中起托底作用的制度安排,有力化解了因病致贫等问题。2024年以来,播州区聚焦“精准”持续发力,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努力写好医保“民生答卷”。2024年,全区累计救助资金1881.77万元;2025年1至2月,全区累计救助1186
医疗救助保障是医疗保障体系中起托底作用的制度安排,有力化解了因病致贫等问题。2024年以来,播州区聚焦“精准”持续发力,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努力写好医保“民生答卷”。2024年,全区累计救助资金1881.77万元;2025年1至2月,全区累计救助11866人次,救助资金302.48万元。
精准聚焦“四类人群”。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构建分层分类救助机制,针对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低保对象,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因病致贫重患者等“四类人群”实施全额或定额资助,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就医负担。截至2024年底,资助困难群众参保12.38万人,资助金额2361.75万元。
精准实施“双轨模式”。一方面实施“一站式结算”让人省心省力。着力解决“报销到处跑、很久办不了”问题,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赋能“健康播州”作用,提前在医保系统进行特殊人群身份属性标识,患者在省内就能享受“一站式”结算,真正实现了“住院刷卡候,救助直接扣”。2024年,全区通过系统直接结算1769.03万元,住院、门诊救助“零跑腿”惠及40余万人次。一方面实施“手工救助”补位跨省难点。对部分人员因部门之间数据推送原因和在省外住院未能享受医疗救助人员,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救助,由医保部门进行数据清理比对,镇乡核实后通知群众完善信息,直接打款至群众银行卡上。2024年,全区手工医疗救助惠及1322人次,涉及资金112.74万元。
精准落实“政策红利”。持续发力才能久久为功。聚焦“常见病种”,着力推动救助资金向门诊和慢性病等倾斜,防止小病拖成大灾,牢牢兜牢民生底线。截至2025年2月底,全区已实施住院救助3801人次,单人次均救助约589元,门诊救助8065人次,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从特困人员的全额兜底,到外出务工者的跨省救助,播州区医疗救助保障用“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用“主动发现”替代“被动申请”,以医疗救助的温暖之手,抚热了群众就医冷冰冰的数字。
2025年,播州区将每月对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提供的新增特殊人员,在医保系统内进行特殊身份属性标识,以保障这类人员在省内就医(慢特病门诊、住院)时能享受到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对于在省外就医但未享受到医疗救助的人员,按月进行清理,通知群众到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申报,进行手工医疗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追溯条件的人员(2025年新增的一、二、三类人员),由镇(乡、街道)医保经办机构清理核实后进行申报追溯救助,按月调度,确保不漏一人。
贵州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邱胜
三审 唐正平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