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许飞主任带领下,成功开展广东省首例“红袖刀”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该技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直达病灶,以超低温“冻死”肿瘤细胞,为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或心肺功能受限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许飞主任带领下,成功开展广东省首例“红袖刀”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该技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直达病灶,以超低温“冻死”肿瘤细胞,为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或心肺功能受限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据介绍,患者龙先生57岁,因“咯血”入院,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肿物,经气管镜下肿物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经评估,患者肺癌属于中期不可切,经过化疗+免疫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并降期,可进行手术切除病灶,但患者对传统切除肺叶手术有所顾虑,希望能尝试其他新技术。
手术过程中,许飞主任团队在超声引导下,将冷冻探针送至右肺下叶病灶,通过5个治疗点的冻融循环完全覆盖肿瘤,手术过程顺利。该技术将冷冻消融与经支气管治疗的优势有机结合,在治疗时,不开刀,不穿刺,冷冻探针经支气管自然腔道直抵病灶,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到达目标位置,冷冻消融肿瘤组织,且不造成额外创伤,给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体验。
此次手术为肺癌介入治疗提供了“经自然腔道+精准消融”的新范式。许飞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该技术与其他疗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推动肺癌治疗向微创化、个体化发展。
相关链接:广东省首例“红袖刀”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
技术突破:经支气管路径的革新性优势
“红袖刀”冷冻消融术采用1.9mm柔性冷冻探针,经支气管镜自然腔道精准抵达肿瘤位置,通过-152℃超低温冷冻与复温循环(每个治疗点10分钟冷冻+2分钟复温),形成覆盖病灶的“冰球”,实现原位灭活。相较于传统经胸壁穿刺消融术,该技术具有微创性、精准性、恢复快等显著优势。
临床意义:拓展肺癌治疗边界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经支气管冷冻消融术在广东省的规范化开展,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拒绝传统治疗、特殊解剖位置群体。研究显示,冷冻消融可激发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为综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文 | 陈云强 张鸿 黎涛峰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