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普通感冒?咳嗽超2周不愈,要小心百日咳偷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08:27 1

摘要:丽丽和小张刚生育了女儿小美,但是小张最近“感冒”了,咳得很厉害,丽丽再三嘱咐他不要和女儿太亲近,怕传染给女儿。可惜防不胜防,小美也开始咳嗽了,夜间尤其明显,喂奶很难,还吐奶,甚至出现了一阵阵憋气,鼻子周围和嘴巴都憋青了,丽丽和小张吓坏了,赶快带小美去医院就诊。

丽丽和小张刚生育了女儿小美,但是小张最近“感冒”了,咳得很厉害,丽丽再三嘱咐他不要和女儿太亲近,怕传染给女儿。可惜防不胜防,小美也开始咳嗽了,夜间尤其明显,喂奶很难,还吐奶,甚至出现了一阵阵憋气,鼻子周围和嘴巴都憋青了,丽丽和小张吓坏了,赶快带小美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小美被确诊为“百日咳”,吸氧、雾化和抗感染治疗了3周,小美的病情逐渐平稳。丽丽很后怕,什么是百日咳?这么严重的咳嗽,是要咳一百天吗?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为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百日咳患者咳嗽时的飞沫传播。

百日咳鲍特菌可产生百日咳毒素、黏附素等,主要引起患者气管、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产生呼吸道炎症,分泌物不断刺激呼吸道末梢神经,引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百日咳。

本病传染性较强,常引起流行,患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可因并发肺炎、脑病而死亡,但其在成年人及青少年中临床症状较轻。

我国自1978年将百日咳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其发病率明显下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又有“抬头”趋势。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百日咳,我们应对其有正确的认识。

如何发现百日咳

百日咳患者常有咳嗽患者的接触史,病初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如咳嗽、流涕、鼻塞等;1~2周后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后深长吸气,类似“鸡鸣”样吼声。

3月龄以下的婴儿易在咳嗽数声后发生屏气、发绀,因缺氧可引发脑病甚至死亡。新生儿百日咳可以仅表现为呼吸暂停和惊厥发作。大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症状通常较轻,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无典型痉咳。

如果患者出现逐渐加重的持续性咳嗽或典型痉咳、夜间加重,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年龄越小的患儿,越易出现并发症,须警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是否患了百日咳。

如何预防百日咳

控制传染源隔离确诊患者。百日咳患者在完成至少5天的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避免接触未接受免疫接种或接种不完全者,尤其是婴幼儿。若患者未治疗,则至少隔离21天。

切断传播途径患者咳嗽时应挡住口部,有他人在场时应戴好口罩。此外,要勤洗手、多通风等。

保护易感人群婴幼儿患百日咳后症状往往更重,按时、按需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重症百日咳的发生。我国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三联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的接种方案为婴幼儿3、4、5月龄进行初次免疫,18~24月龄进行加强免疫。对于特殊人群,如机构儿童、暴发场所的易感密接者、家庭暴露的婴幼儿,须在暴露后的21天内在感染病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进行抗菌药物预防。

如何治疗百日咳

对症治疗吸氧、清除气道分泌物(吸痰)、湿化气道、防止窒息等,尽量少刺激患儿。痉咳严重、屏气频繁发作的患儿,应予鼻饲喂养,避免食物吸入气道后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惊厥患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予止惊对症治疗。小婴儿应有专人守护,防止痉咳严重出现屏气、发绀、窒息及发生严重并发症。

抗菌药物治疗早期行正规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及排菌期。即使患者进入了痉咳期,抗菌药物治疗不能减轻症状,但清除细菌以减少继发传播是有必要的。首选的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如果患者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禁忌证、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药物或感染耐大环内酯百日咳杆菌,可选择复方磺胺甲噁唑,但要注意复方磺胺甲噁唑不宜用于2月龄以下的小婴儿,以及肾功能损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

在我国,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抗菌治疗5天内,患者应避免与高风险人群接触,如婴幼儿、孕妇等。

并发症治疗继发细菌性肺炎根据致病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合并脑病时,酌情应用镇静剂、止痉剂及脱水剂。

误区解读

误区1:患了百日咳,就会咳“百日”。

百日咳在患病初期类似普通感冒,故常导致漏诊,且患者的咳嗽病程通常较长,几周甚至几月。但在症状早期(咳嗽发作7天内),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有可能缩短患者的咳嗽持续时间。此外,接种过疫苗的患者,尤其是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患了百日咳后症状比较轻。因此,患了百日咳,不一定就会咳“百日”。

误区2:接种了百白破疫苗,就不会患百日咳。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以诱导人体产生血清保护性抗体,以预防百日咳的发生。但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而衰减,保护效力也会逐渐降低而失去保护。因此,即使个体完成全程免疫,也有可能患百日咳。

误区3:患了百日咳,就不用打百白破疫苗了。

如果婴幼儿在未免疫或未完成全程免疫的情况下自然感染了百日咳鲍特菌,可以获得免疫保护,但即使是自然感染形成的免疫保护,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保护,可能会再次感染。因此,即使感染过百日咳鲍特菌,病愈后也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感染病:真相与误区》

组织编写: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本书主编: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张文宏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图书质量问题反馈

邮箱:zhiliang@pmph.com

来源:女性健康咨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