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时整,发令笛声响起,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从这里出发迎着春天奔跑!海内外2万多名“跑友”化作奔腾向前的南湖春潮,与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繁华的城市来了个激情碰撞。
潮新闻 记者 沈烨婷 郁馨怡
3月30日,晨曦初微,嘉兴市大剧院被热情似火的加油呐喊声唤醒。
7时整,发令笛声响起,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从这里出发迎着春天奔跑!海内外2万多名“跑友”化作奔腾向前的南湖春潮,与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繁华的城市来了个激情碰撞。
近年来,马拉松被视为渗入城市“毛细血管”的大众运动,不仅能促进全民健身、拉动体育消费,也是推介城市形象以及各国人民深化交流、增进友谊的绝佳窗口。
本届赛事由亚洲田径联合会主办,中国田径协会、浙江省体育局、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冠名。亚洲马拉松锦标赛作为亚洲范围内最具盛名的官方马拉松赛事之一,两年才举办一届,嘉兴也成为国内继北京、香港、东莞之后第四个承办该赛事的城市。
本届亚马,有来自亚田联18个会员协会的53名运动员参赛。最终,来自朝鲜的韩日龙以2小时11分18秒的成绩获得冠军,中国选手吴冰以创造赛会纪录的2小时26分01秒收获女子第一。
“亚马”开跑。记者 王志杰 摄
记住江南韵
当城市将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切片嵌入赛道设计,马拉松变身为动态的“城市宣传片”。
一条赛道,连接古与今;奔跑不息,领略力与美。见证时代变迁的南湖景区、历经岁月沧桑的子城遗址公园、洋溢自然野趣的中央公园、独具现代活力的运河新区……本届赛事比赛路线贯穿嘉兴市南湖、秀洲、经开三区,沿途串起众多地标建筑与人文景观。
跑过郁金香花海、跑过花瓣拂面的樱花树、跑过碧波荡漾的南湖,来自河南的跑友雍坤完赛后,开心地和记者分享他的感受:“好几段赛道都特别美,有种跑在春天里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亚洲风·中国潮”是本届赛事主题,为了让更多的跑友记住嘉兴,爱上国潮,赛事组委会也将独特的江南韵味元素融入到完赛奖牌中。巧妙点缀的云雷纹、流动的桥影波光,与嘉兴子城、三塔、体育中心等元素相互映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雕刻在奖牌上的45根线条,代表亚田联的45个会员协会,历届亚锦赛的举办时间和举办地也清晰地刻在奖牌之上,成为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发展历程的见证。”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参赛选手经过春波门。大赛组委会供图。
让跑友在文化的海洋中尽情奔跑,嘉兴在赛道沿线布设了43处文化展示节点。在经开区姚家荡公园附近,铿锵锣鼓声中,身姿矫健的“狮子”首尾配合,翘首仰望、转身腾跳,不断沸腾赛场气氛。“我们希望把塘汇元宝舞狮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地呈现给五湖四海的朋友。”领队吴卫良说,他们已经筹备了近一个月。
一场马拉松,是竞技也是经济。其影响力早已不限于比赛当日,而是以“体育+文化+旅游”的形式,为这座城市增添活力。
许多外地跑友带着游览和美食攻略前来,53岁的北京跑友高慧就是其中之一。她提前4天就来嘉兴领取参赛物资包,又耗时2天,乘坐无缝换乘的旅游公交专线,在嘉兴多个古镇深度游,爱上了这座江南水乡。跟着赛事去旅行,今年嘉兴通过发放400万元文旅住宿消费券、搭建美食展位、推出29个A级景区优惠等措施,着力培育“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参加一场赛、玩遍一座城”的文旅新热点。
参赛选手经过南湖大桥。大赛组会会供图。
跑出国际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亚洲地域广大,虽然文化多样性强、差异性大,但却是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
本届赛事不仅是马拉松健儿分秒必争的竞技赛场,也是亚洲人民在切磋和交流中增进理解和友谊的纽带与桥梁。据悉,除了竞逐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冠军的53名运动员参赛,还有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156名国际跑友参加了嘉兴马拉松,远超往年国际参赛者数量。
“我想夺得亚洲马拉松锦标赛金牌很久了,今天非常开心。因为我找到了自己身体最好的节奏,才能有了今天这么精彩的表现。”韩日龙说。中国选手陈天宇仅32秒的速度之差惜败,赛前他个人最好成绩排在参赛选手中的第4名,此次获得亚军,他表示付出就有收获,接下来自己在训练上会再沉淀再弥补。
“亚马”女子组,中国选手吴冰在最后时刻完成逆袭,获得冠军,并创造个人PB,2小时26分01秒。大赛组委会供图
没有什么比“绝地反超”更让人心潮澎湃。在临近终点的最后150米,吴冰成功反超,赛后她分享了这一关键时段的心路历程说:“最后不到几百米的时候,我的小腿有点抽筋,本来想放弃,但眼看就到终点,我咬咬牙拼一把。”
国际化服务也要跟上。为国际参赛者提速办好来华邀请函;向社会招募并组织起一支外语志愿者队伍;赛前为工作人员开展外事讲堂,传播国际社交礼仪和注意要点;细化赛事外语标识工作……
分秒必争的竞技比赛,赛出了亚洲人民的友谊。同时冲过终点后,参加嘉兴全马的选手和参加亚马的缅甸选手不约而同地紧紧拥抱、相互道贺庆祝,让在场的观众也为之动容。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记者 王志杰 摄
在当天的半马跑道上,一个特殊的“参赛者”——四足机器人,它的奔跑动作丝滑流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金达把它形象地称为“急救跑者”,在这个四足机器人身上携带着不少医疗急救装备,可以随时根据赛道情况灵活地供给急救物资。
今年,参赛者的个人赛事留念体验也充满了科技元素。以往只能通过图片直播或者他人拍摄,此次赛事专门引入人脸识别与智能AI处理技术,赛道上设置10多个机位,专门为参赛选手们进行抓取式视频记录,并提供便捷的短视频下载服务,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分享在赛场的美好瞬间。
留下文明味
数万名奔跑者挥洒汗水的同时,还有无数“幕后英雄”的全力以赴,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圆满完成了另一场聚光灯外的“马拉松”,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当天凌晨5时,距开跑还有2个小时,赛道上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志愿服务、交通接驳、城市管理等各项保障已到位。连一瓶饮用水都被精准调控在最适宜的温度,跑友吴萌泽被这个贴心的细节“圈粉”了。在赛事保障上,嘉兴还联合顺丰,运用了冷链精温运输技术等许多“黑科技”,让选手不用担心喝到过热或过冷的水。还有无人车精准配送物资、无人机随时待命调集药品、自助存包柜方便快捷……一个个宾至如归的服务,都隐藏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中。
赛事沿线观众,为选手加油呐喊。大赛组委会供图
“您真棒!”“加油,离终点不远了!”嘉兴南湖学院学生蒋璐瑶在终点冲刺板块进行服务工作,每当有参赛者经过时,她总会用响亮的声音呐喊助威。尽管比赛散场时嗓音已有些沙哑,但她却乐在其中。赛道沿线附近多所学校的学生自发组成加油团,与跑过的选手们击掌,为他们加油鼓劲,就似灼灼绽放的春花,展现城市的文明与热情。
文明的理念被融入赛事的每个环节。“人过,路净”,这是许多跑友的不约而同的感受。为了确保赛道环境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市环卫保洁部门不仅安排了170多名环卫人员,还用上了多台无人清扫机器人,它能够自主规划最优路径高效完成清洁任务,让补给点能迅速“复原”整洁面貌。各大补给点上还设置了绿色垃圾筐,塑料瓶、硬纸板等可回收垃圾,后续将制成塑料管道、垃圾袋等进行二次利用。
“感谢那么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奔跑。”酷爱跑步的余进彬参加过很多场马拉松,他高兴地说,这次在嘉兴自己超常发挥,观众的热情把他的配速带起来了,全程用时2小时58分,比个人以往最好成绩还快了10分钟。
经过激烈角逐,肯尼亚选手Mwangi Simon Maina和埃塞俄比亚选手Tayr Fatumausen分别以2小时17分52秒和2小时40分38秒的成绩获2025嘉兴马拉松全马男女组冠军。
“亚马”女子组颁奖。记者 王志杰 摄
嘉兴大学教授朱小烽说,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不仅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动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凸显城市凝聚力。
因为马拉松,奔赴一座城;因为一群人,记住一座城。“首次马拉松选择嘉兴,市民的热情是我坚持到底的勇气”“春天里,跑过体验感最棒的马拉松”“嘉兴是福地,跑出PB(个人最好成绩)的好地方”……许多跑友赛后在网上平台留言,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运动员、马拉松爱好者在这场奔跑中追求健康、挑战自我、分享快乐、收获情谊,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体育影视一网打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