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 夫兵者:兵,兵器,武器。《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陈五兵。注:“矛、戟、钺、盾、弓矢也。《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喻武器,或战争。
本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对待战争的观念。分别战前,战中,战后等都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甲本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也]②,物或恶之③,故有欲者弗居④。
【注释】
① 夫兵者:兵,兵器,武器。《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陈五兵。注:“矛、戟、钺、盾、弓矢也。《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喻武器,或战争。
② 不祥之器也:祥,《五十五章》益生曰祥,即有益于增加生命的活力或质量的行动或物质等。器,用具的总称。
③ 物或恶之: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恶(wù),讨厌;憎恶。《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之,代指武器,或战争。
④ 故有欲者弗居:有欲者,指那种希望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居,当,占有,担任。《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
【译文】
武器,军事,让人寿命减少的器具,或能力,有很多人或舆论环境都厌恶、憎恨它,所以总是喜欢暴力解决问题的人,不应该担任这样有决策权的职位。
甲本 君子居则贵左①,用兵则贵右②。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③,铦袭为上④。
【注释】
① 君子居则贵左:君,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居,担任,处于。贵,崇尚,重视。左,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② 用兵则贵右:兵,泛指军事行动。【增韵】左右定位。左,右之对,人道尚右,以右为尊。
③ 不得已而用之:得,得到,获得。已(yǐ),停止。用,使用。
④ 铦袭为上:铦(tiǎn),挑取。袭,趁敌人不备时攻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白虎通·诛伐》: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上,上策,优等,最好的。
【译文】
有德行,操守的统治者处于决策地位的时候,崇尚,重视辅佐的办法治理国家,如果需要用军事行动的时候,则把军事提升为首要地位,优先并重视它。所以军事行动,并不是君子手中的主要管理国家的方式。军事行动,伤害生命的方式,如果到了,不用,不能阻止的地步,才能使用它,如果需要使用的话,那么选择乘其不备时选择为最好的,上等策略。
甲本 勿美也①,若美之,是乐杀人也②。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③。
【注释】
① 勿美也:勿,不要。美,称美;赞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② 是乐杀人也:乐,对某事甘心情愿,使之快乐的事情。
③ 得志于天下矣:志向为统一天下,管理天下。
【译文】
不要赞美军事行动,如果美化军事行动,就是喜欢杀人,恐吓他人。以杀人,虐待他人为乐趣的,这样的人的志向不应该是统治天下,管理天下。
甲本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①。是以便将军居左②,上将军居右③,言以丧礼居之也④。
【注释】
①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左,右,【礼·檀弓】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注】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
② 是以便将军居左:便,适宜,合宜。居,位于。左,是方位、位置。指面向君主的时候。符合古代左文右武的惯例和礼制。左文右武,指的是相对于君主的而言。
③ 上将军居右:上,到任;就职。右,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按礼制上安排,接受命令时,要站在面对君主的中间位置,也是相对原来位置的右侧。
④ 言以丧礼居之也: 言,交谈,说话。处,对待,交往。《礼记·檀弓下》:何以处我?
【译文】
所以上报吉利的事情,就放在君主面前的案几的左侧;上报不吉利的事情,就放在君主面前的案几的右侧。所以,平时武官都站在议事厅的左侧,当任命武将出动时,则武将出列站在议事厅的中间接受命令。交谈,说话都按丧礼的制度进行对待处理。
甲本 杀人众①,以悲依立之②;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① 杀人众:杀,杀戮,死亡。众,数量大。
② 以悲依立之:悲,悲愤;伤心,哀痛。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依,靠,仗赖。《史记·刺客列传》:依柱而笑。立,建树、成就;建立;竖起。《战国策》:乃立宗庙于薛。之,代指军队。
【译文】
如果需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进行站前动员,以悲愤的心情鼓励战士,为国家,为民众依靠他们,鼓励他们建功立业。军事行动取得胜利之后,要按丧礼的规矩安抚军队。
来源:积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