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驰援缅甸!国际救援,彰显大国道义与担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0 15:15 1

摘要:3月28日下午,缅甸发生7.9级地震。缅甸民众和在缅中国公民的安危牵动国人的心。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府感同身受迅速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缅甸提供援助,来自中国的多支救援力量立即赶赴灾区。驰援缅甸,再次彰显大国道义与担当,彰显中国国际救援的速度、力度与温度,充分诠

3月28日下午,缅甸发生7.9级地震。缅甸民众和在缅中国公民的安危牵动国人的心。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府感同身受迅速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缅甸提供援助,来自中国的多支救援力量立即赶赴灾区。驰援缅甸,再次彰显大国道义与担当,彰显中国国际救援的速度、力度与温度,充分诠释和实践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据报道,29日早上7点,距地震发生仅18小时,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即抵达仰光,成为首支抵缅的国际救援队。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从北京赶赴缅甸,其中有50名队员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缅胞波携手,迅速展开生命大营救。当地时间3月30日清晨5时,经过连夜紧急救援,云南救援医疗队在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废墟下,救出1名已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

路面和建筑严重受损、电力供应大面积中断、震中区域饮用水和食物匮乏……缅甸强震造成该国多个地区受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地震发生后,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以最快速度奔赴灾区、展开高效救援,就是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生命。中国救援队一下飞机即马不停蹄连夜向灾区进发,为了抢时间在大巴车上过夜,这是专业素养、实战经验的敏感与自觉,更是对震区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执着。

此次缅甸地震“像一把巨刀切入地球”,而且余震不断。救援难度大、挑战多,既要争分夺秒,更要讲究科学专业。中国救援力量不仅反应快捷,而且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据报道,中国救援队是一支拥有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城市搜救专业队伍,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电话、无人机、应急食品等应急救援物资一应俱全。在内比都一家医院,正是用生命探测仪器发现了幸存者,并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科学方法,从坍塌楼层下成功救出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

云南救援医疗队在缅甸内比都救出1名幸存者。图据新华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优秀品格。面对他国地震、风暴、空难等突发灾难灾害,中国第一时间驰援已成惯例。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强震,中国救援队震后48小时火速抵达哈塔伊市;高强度连续救援155小时里,成功救出6名幸存者。2019年莫桑比克遭遇热带风暴,中国救援队开展了为期12天的救援行动,共治疗3337人。一次次灾难灾害中,奔波的是中国救援的身影,闪耀的是人道主义的光辉。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中国温度,一次次播撒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参与国际救援,说到底是守护生命、共建美好家园的共同价值的生动诠释。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胞波情深。在缅甸最脆弱的时刻,中国救援人员不顾安危,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渡过难关,就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中缅深厚的胞波情谊,践行同甘共苦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理念。

记者:李松林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